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早报:《第九区》从拆迁主任到亡命异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2日01:39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第九区》从拆迁主任到亡命异形
《第九区》剧照

  作者:董铭

  每年的北美影坛都不乏低成本、新导演的商业片异军突起,博得观众好评,今年有两匹黑马“科幻”:《月球》《第九区》。相比之下,前者的成功在于其继承自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2001》的“硬科幻”内核,而后者则在动作、纪录、科幻等传统类型之间另辟了一条蹊径。

  在这部100多分钟的影片中,主人公威库斯基因突变、逃出实验室的小高潮成为了转折点。这种转折不仅是存在于剧情结构方面,同样也属于视听技术。在威库斯被关入实验室之前,《第九区》还算是个地球人对于外星来客的接触和了解的大格局。在影像手法上,也时髦地虚构出纪录片的效果,给观众造成一种官方隐藏真相的错觉。当然,这种民间对于政府的猜测,在美国早已有之,某些渠道流出的所谓“外星人秘密档案”让很多科幻爱好者坚信外星人早已来到地球,隐藏在我们中间,只是政府秘而不宣罢了。在曾经的《黑衣人》系列中,就把这个假设成功地演绎出来。而到了《第九区》里,巨大的外星母舰和形态迥异的外星生物,已经无法向公众隐瞒。影片的主创拿出这个“独立控制区”的想法,其实也是来自于坊间多年来的猜测。而把“第九区”从北美搬到南非,则是因为在那里曾经有过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政策”,让这个科幻故事有了批判现实的影射点,升华了部分题旨,在惊叹之余还能留下些反思。

  出于对这种科幻与现实交错的商业潜力,导演尼尔·布罗姆坎普把自己曾经的短片《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加以扩延,多亏了彼得·杰克逊争取到的3000万美元预算,让他足以把整部影片的构想实现。全面撒网式的宣传带来了过亿的票房收入,足见杰克逊慧眼识才。影片选在非洲拍摄,既符合了曾经的种族隔离和部族仇杀背景,也可以适当地降低成本;而猫粮交易和“大虾”的绰号,都脱胎于当地的风俗。电影前半部模拟了纪录片的固定人群讲述,到威库斯逃离后,则变成了传统的好莱坞动作片叙事。半身变异的威库斯,孤独地寻求解救和认同,影片视角变成了全知的第一和第三人称,科幻片所需的电脑CG也派上了用场。虽然《第九区》的科幻场面与《终结者》《阿凡达》此类影片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单就最后高潮的机器人狙击战来看,可算是用在了刀刃上,而且效果真实可信。威库斯就像哈里森·福特那样,从“拆迁办主任”沦为财阀垂涎的“人肉兵器”,在亡命天涯中寻找自己的归宿,心中还残留一点对妻子的怀念。《第九区》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这种老套剧情与科幻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剧情凸显了悲剧色彩,结尾处的铁皮花成了最后的煽情。

  另一方面,《第九区》也触及到一个科幻老问题:我们如何对待外星人的生命,如何让他们接受地球的道德观。在《第九区》中,地球人难得处于一个“优等族群”的自我陶醉之中,可以歧视、辖管在垃圾堆里生活的“大虾”们,甚至任意地处置其财产和生命。而远道而来的“外星难民”,因为丧失了自己的智慧和文明,只落得个任人宰杀的境地。所以,先进文明标榜的“人权”并不涵盖到外星人身上,他们也没有要自我维护的概念。当然,“大虾”也会采取自发性的报复反应,譬如最后分尸了特种兵队长,原始的杀戮和血腥场面在影片中俯拾皆是。影片其实通过威库斯和“大虾”父子的关系转变向观众传递了一种对外星人的同情,而人类军队则手段残忍,的确罪有应得。可反过来,外星人对于地球广大的普通生命,是否接受人类的尊重意识呢?影片中并未深入触及,这也为可能的续集——“大虾”驾驶母舰归来后的发展,留下了一个悬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