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表演艺术的供求关系主体,应该由表演者与观众组成。剧场提供平台,演出商牵线搭桥,其实是在为表演者和观众提供服务。由于这样的服务在现代社会以商业模式进行,因此,演出的供求关系也成为了商业行为。票价,则是体现演出商、观众、表演者之间市场关系最具体的结合点。从票价能看出观众对文化消费是否合理的意见,也能看出演出商的经营动机。
票价奇高 获取暴利
前几天的一台新年音乐会,乐团来自奥地利,既没有知名度,也不是常设职业团体,但票价最高卖到880元,最低也要180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台音乐会的场均总票房超过100万元,而包括演奏员吃、住、行和报酬、场租等运营成本,不到25万元。市民看到夸大其辞的乐团介绍慕名而来,门票一售而罄,票房利润达到了演出成本的3倍以上。这样的盈利模式,在任何行业,都应该算是暴利。但在演出行业,则不算稀奇。有专业人士分析,如果根据实际成本和正常的盈利模式,这台演出的合理票价,如平均为200元,票房总额控制在40万元左右,售出6成票就可保本,售罄的利润也很可观。但是,只要能卖掉,票价尽可能往高抬,已成为少数演出商的经营原则。客观上导致演出票价居高不下。
诚信运营 徒叹无奈
并非所有的演出商或者剧场,都把赚钱视为自办演出的唯一目的。上海大剧院的“世界名团系列”音乐会,每场都以低于实际成本的票房总额测算平均票价;东方艺术中心引进的名团音乐会,也是“贴着成本定票价”,即门票全部卖完,也只是刚刚保本。但他们出于促进演出市场良性发展的诚信,与一些演出商在新年音乐会中“捞一把”的“不谐和音”相比,实在是有点“枉费苦心”的无奈。而观众去买票看演出,不会去细究这场音乐会是谁在主办,仍然会留下“票价吓人”的印象;票价奇高,更把大批有文化消费需求的市民挡在了剧场门外。
弄虚作假 吸引团购
尽管在上海还有大量普及演出和本地演出保持着合理的票价,但高票价现象造成了人们对欣赏新年音乐会是“奢侈享受”的普遍心态。知情者告诉说,新年音乐会的门票,个人购买的散票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被企业“团购”买走的,为了吸引企业的“团购”目光,少数演出商不惜编造乐团资料、更改团名,把一些非职业乐团装扮成享誉世界的名团,为的就是图个好价钱。
人为因素 必须自律
票价居高不下并非是市场规律,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在产生作用。所以,除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要加强监管之外,演出商以社会责任感进行自律,显得更加重要。这并非是一句空话。英国学者撰写的《谁谋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以大量事例的分析,说明演出商的经营行为,影响到了艺术发展史和社会文化生活。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每一位演出商都会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和扮演的角色,承担更多的责任。当然,自律需要约束。在做大演出市场这块蛋糕中,没有来自社会和自身的约束,蛋糕就会变味。
本报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