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吸血鬼电影的两极:从儿童不宜到成人不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12:14  精品购物指南

  ◎关雅荻

  前一阵《暮光之城:新月》在北美公映,首映票房甚至都超过了之前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我没有看过在全球都超级火爆的系列原著小说,所以我非常好奇《新月》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刚好前一阵去香港出差,顺道终于见识到了这部风靡全球的吸血鬼青春片,而且刚好撞上它在香港的首映日,我是在时代广场UA戏院看的下午两点半的场,结果整场给我的观影体验是既震撼又难忘。

  说到“震撼”,是因为《新月》的目标观众群极其明确──青春期的少女及拥有不老的少女情怀的女性观众,因为女生爱看,男生要泡妞只能也来看。这一点在第一集里面很清晰了,没想到在第二集里被彻底放大。正因如此,影片呈现出一种令我这个年过三十的怪蜀黍难以忍受的花痴状,但显然这正是这部吸血鬼青春片最大的魅力。说到“难忘”,是因为虽然我看的是下午两点半场,上座率居然100%,我只买到了最后一排最角落靠墙壁的座位。而且放眼全场几乎坐满了身穿中学校服的loli少女和满脸青春痘的青涩男生,我当时很奇怪难道周五下午中学都放假吗?还是集体跷课来看片?影片结束退场时,我几乎是在满眼的制服少女包围下走出戏院,我心想,这片在日本上映时,对东瀛大批的校服loli控的中年怪蜀黍来说,绝对与天堂无异呀。

  《新月》对“吸血鬼电影”的改造和创新成功顺应和引导了全球青少年的审美,你可以说这基本就是“吸血鬼+罗密欧与朱丽叶+绯闻女孩”,这种很神秘、够浪漫的美女帅哥秀,从结果来看,的确能通杀全球市场。而之前我在内地影院看第一集《暮光之城:日暮》时,就已经感受到了内地年轻女性观众一拨又一拨的花痴尖叫,这还是在人家北美公映一年后,还这热度?!在香港看《新月》时,让我恍惚觉得置身于选秀明星的演唱会现场,银幕上只要耍酷的慢镜头起,男女主人公一摆pose,或者人狼Jacob露出完美十块腹肌(他在全片基本就没怎么穿上衣),现场小女生的集体尖叫绝对超过80分贝,同时混杂着现场小男生们的不屑嘘声。《新月》具有如此强悍的现场互动性,已经具备了成为Cult(邪典)电影的潜质。与其相反,片中几处性暗示的台词,现场男生一片哄笑,反过来还沉浸在浪漫氛围里的女生又嘘声不断,这是何等壮观的观影体验啊,无论从剧情到表演,从节奏到氛围,彻头彻尾的成人不宜。

  看完《新月》之后,我又不经意间看了韩国导演朴赞郁2009年的作品《蝙蝠》。同样是吸血鬼电影,《蝙蝠》呈现出了韩国电影令人震惊的原创力,影片的主题极其黑暗、晦涩、多义和丰富,故事讲一个牧师本来是献身参加致命病毒疫苗实验,但却偶然变成吸血鬼侥幸活下来,之后他肉身是吸血鬼但精神上依然是牧师的处境让他痛苦挣扎,更要命的是他又爱上了一个天使与魔鬼二合一的女人,两人在经历了炼狱般的人性痛苦挣扎后,从容赴死,彻底完成自我救赎。《蝙蝠》可能是我迄今看到过的从主题到内容最复杂的一部吸血鬼电影,它有着宏大的叙事野心,这让影片前半小时看似沉闷,回头看会发现前半小时的铺垫至关重要。

  我无法预想如果在影院里看《蝙蝠》观众会有怎样的反应,但跟《新月》相比,无论主题还是内容──特别是《蝙蝠》里有大量的血腥和性爱场面,都非常的“少儿不宜”。《蝙蝠》里除了吸血鬼元素外,还充斥了宗教、爱情、性爱、暴力等元素,这些都直指复杂的人性,片中大量的不同寻常的细节处理发人深省。《蝙蝠》成功地拓展了以往吸血鬼电影所能承载的表达,特别是对照花痴青春片《新月》,《蝙蝠》证明了吸血鬼题材电影不只是无脑的帅哥美女秀,或者简单粗暴的跟人狼对战的肌肉动作片。看来,《新月》和《蝙蝠》从“成人不宜”到“少儿不宜”,成了吸血鬼电影的两个极端,无论你是喜欢或反感谁,都不是吸血鬼的错,只是我们对电影的心理需求不同而已。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