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科幻3D大片《阿凡达》全球上映,被看作是“叫好又叫座”,观众叫好热捧自不待言,但国内电影圈的导演、影评人等专业人士的议论和评价,却颇为耐人寻味,他们感到这是“中国电影人的完败”,“被震傻了”,是无语,是绝望……
在《阿凡达》这块巨大的试金石面前,我们的中国导演和影评人,终于变得冷静、理性和反省起来。对于我们的中国导演为什么拍不出《阿凡达》,有的说是中国导演缺乏想像力,这是国产电影的通病;有的说是“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有的分析认为中国电影缺乏“纯净”情怀,躲避崇高;有的认为“我们为什么缺艺术技术,为什么缺情操,为什么缺想像力,为什么缺功夫?答案只有一个:缺精神自由”……
其实,中国导演以及一些影视评论者对《阿凡达》的反应,应该说是冷静、客观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在《阿凡达》面前,我们中国的影人们,当然不能失去艺术的信心,更不能妄自菲薄,但是,面对这样一部在制作技术、艺术表现、审美判断和精神内涵上都异常具有特点的国外优秀影片,我们的电影人是应该去学习、研究,并找出我们的电影创作中的差距的。《阿凡达》的进入我们的国内,是一次通过比照发现我们的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问题的机会,没有这样一个契机,或许,我们的电影人、我们的影评人,还可能为我们的电影制作因为商业化、市场化所取得的虚假票房而沾沾自喜,我们的一些导演还可能自认为是电影大师或接受被人捧为电影大师而一味孤芳自赏,还可能以为电影艺术就是金钱的堆积,以所谓大投资、大制作、高科技手段来投观众之所好,还可能为一味“在扭曲阴暗扯淡的纠结的庸俗中奔走狂欢”而忘却文化的义务、精神的职责……
我们该反思我们的电影理念,技术和思想谁是核心?电影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完成创作的大众艺术形式,技术对电影艺术创作具有作用,但不是惟一的、起决定作用的,许多小制作低成本的电影优秀之作并不罕见,但它们都不缺乏人类普适价值、终极精神和永恒信念的表现。《阿凡达》,技术一流,耗资巨大,被称为“史上最贵的电影”,但正像评论者所说,在阿凡达的世界里,最为核心的要素是对情感的追求、对善恶的褒贬和对忠诚正义的感动,没有了这一切,《阿凡达》就没有了灵魂,纵使是“8D”技术也枉然。
我们该反思商业与艺术的关系。我们的电影人,并没有处理好电影制作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强调电影的艺术性,便把自我封闭在小众、圈子中,孤芳自赏;强调商业性,认为市场、票房就是一切,甚至如此荒诞、可悲地放言“我们都预言:未来10年,只讲市场,不讲人文,不讲思想,中国电影一定是个比较好的时间段”。一位电影导演深有感触地说: 《阿凡达》让我很绝望,看了它我方明白,原来这么些年中国电影跟好莱坞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我真的不是苛刻,但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中国导演不是为观众在拍电影,甚至也不是为自己拍电影,他们只是在为钱拍电影……
我们该反思我们的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与我们的生命、精神和灵魂渗透程度有关。《阿凡达》十年磨一剑,耗时12年,它的巨大成功就是文化创造力的彰显。提升文化创造力,在这个灵魂探索的过程中,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逐渐萌芽、摸索、发展而成型。这是艺术的真诚,也是艺术的敬畏。而“张艺谋财,赵本山寨,孙红雷人”,则只能是使文化的创造力变得日益枯萎、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