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天新报:有感于《孔子》的未映先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9日09:56  天天新报

  作者:斯月

  这些天,随着《孔子》登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有关“孔子”的口水战也越演越烈,其中,尤以编剧之一何燕江和被其称为“砖家”的鲍鹏山之间的唇枪舌剑最受关注。

  其实,在影片即将公映时,还在围绕影片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台词争论不休,已经没有多大意思。对普通观众来说,知孔子其人不知其事、或知之不多者不在少数,因此这种争论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他们关心的是这部号称投放了2500个拷贝、敢于和《阿凡达》决一雌雄的大片好看吗?当然,他们每个人心中或许早就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孔圣人”的形象,他们也会希望看过影片后能找到色彩和线条,把心中已有的形象勾勒描绘得更清晰更鲜活更真实更富有人情味。

  对孔子产生争议,极其正常,因为我们谁也没有和他一起生活过,谁也不可能完完全全了解他。影片的创作依据的只是保留、流传了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要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搜寻推敲、用核心的素材剪辑演绎出一部一百多分钟的《孔子》,实在是太艰难了。特别是要脱去历代封建统治者赐予他的“圣人”的层层外衣、将他请下神坛,不仅需要胆量,更需要超乎寻常的智慧。

  这种智慧集中表现在,影片既要尊重历史,又不能拘泥于史料,做到“大处不违背,细节有发挥”,还要牢牢抓住孔子的“神”和“情”,充分运用电影艺术特殊的表现手段,紧紧扣住细节去“传神递情”,让观众真正能身临其境闻其声观其行见其人。众所周知,文艺作品不同于学术研究,是创作出来的,如果一味地强调“描红临帖”,一字一板忠实于文字记载,那就必定缺少活力、丧失感染力,味同嚼蜡。当然,创作、虚构决不是“戏说”,更不是胡编乱造。

  令人欣慰的是,《孔子》的创作,从剧本到电影,既未大动筋骨,也未恶伤大雅,是慎重和严肃的,要不然,政府主管部门也不会让它轻易过门。既然影片即将与观众见面,我们不如搁置学术上的争议,把空间留给观众,让他们观赏影片,了解孔子,理性地对影片的艺术处理和创作得失进行客观的评判。特别是在历史片如何把握真实与虚构、学术和艺术、思想性和观赏性等重大课题上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

  据此,即便《孔子》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我们也应该包容,因为新中国已经成立60 年了,孔子还是第一次被搬上银幕,我们应该为创作者的勇气和所付出的艰辛而喝彩。斯月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