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羊城晚报:《孔子》“挑逗门”意义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15:37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孔子》“挑逗门”意义何在?

《孔子》中“子见南子”一幕拍得颇为暧昧

  今天的《孔子》和林语堂的《子见南子》显然不同。林氏是用旧瓶装新酒,属于文学创新,而《孔子》把炒作目光专注于孔子和南子莫须有的“挑逗门”,意义又在哪里?

  文/默如雷

  人称“史诗巨制”的电影《孔子》登陆全国影院,“子见南子”又成焦点。至圣先师孔子再睿智,恐怕也不会想到,他的名字会在21世纪的今天成为最时尚的娱乐热词。

  孔子与南子之间有无故事?史书没有一个字的记载,可惜老人家是个急性子,在弟子疑心他见过南子的时候,发了一句“天厌之”的毒誓,给了人们想象空间。《孔子》主创人员看来精通观众心理,筹拍时,就有意无意敞开一扇“挑逗门”,任人猜疑、争论,将观众胃口高高吊起。现在尘埃落定,“子见南子”的疑案,在影片中只不过就是周迅的一句“你爱不爱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这样的简化处理既没有将影片的卖点完全湮没,又不至于惹得尊孔派人士满腔怒火。可是仍然有人不买账,因为周迅风情万种的这一句挑逗也没有历史根据啊。于是编剧陈汗愤怒了,疾言厉色地宣称:“我们全体主创对孔子的尊敬不比任何读书人或孔子后人低”、 “写南子诱惑孔子,才是写伟人的经典一章,才更显其为圣者也!”

  陈汗的此番宏论颇有喜剧效果,按他的意思,如果孔子地下有知,应该感谢他编排了这一场戏才对,否则怎么“显其为圣者也”?

  《孔子》的编导们写南子诱惑孔子的真实用意究竟如何,我不敢妄下断言,倒是突然想起民国时期的“子见南子”上演案,那也是闹出大风波的事件。今昔对照,也许别有意味。

  1928年,著名作家林语堂创作了独幕剧《子见南子》,将南子塑造成一位要求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同学、并为此与孔子展开辩论的新女性,孔子故乡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师生排演了此剧。孔氏族人即以“公然侮辱宗祖孔子”为由,向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控告。教育部查办,婉转回复“似无故意侮辱孔子事实”,平息了风波。

  今天的《孔子》和林语堂的《子见南子》显然不同。林氏是用旧瓶装新酒,属于文学创新,而《孔子》可是号称“史诗巨制”啊;林氏当年如此处理孔子和南子,有蔑视旧伦常、推动个性解放的先进意义,今天把目光专注于孔子和南子莫须有的“挑逗门”,意义又在哪里?

  当年孔氏族人指责师范学生们“侮辱宗祖”,知识界主流站在后者一边,而时移势异,今天孔氏后人批评《孔子》编导“明显缺乏史实依据”,老实说,我选择站在前者那一边。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