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赵本山突发脑中风住院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正当虎年春晚进入倒计时之际,又传出总导演金越因在排练现场头痛难忍、冷汗直冒,难以支撑被送往医院。
由此,我想到一个透支健康的话题。带病工作,精神可嘉,但并不提倡。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干什么事都力不从心,更何况像春晚这样举国关心的大事。办一届成功的春晚面临着很大的精神压力,这倒不仅仅是办了近二十年的春晚如何在艺术上有所突破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这是一台代表着国家文化形象的贺岁仪式,有着更高的艺术要求,所以,春晚总导演背负着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赵本山曾经拒绝春晚,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承担不起春晚巨大的压力。作为曾患脑中风的病人,“死里逃生”的他本该静养,不能过度劳累,更不能承受重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完全有理由拒绝春晚。但是,赵本山还在为春晚殚精竭虑,徒弟王小利说:“在排练现场,赵本山血压高达160,满头是汗。”这消息传出,真让人为他捏一把汗。
赵本山不应该孤独,文艺圈也不是只有一个赵本山,如果把春晚的成功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这是春晚的悲哀。作为一台国家贺岁的文化仪式,应该全方位地反映文艺战线取得的累累硕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花满园。春晚办了近二十年,有人批评有人喜欢。如果大家给春晚减减压,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看待春晚,营造一种宽松的文化环境,这更加有利于导演组创作出一台高质量的晚会。天天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