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议的电影《孔子》和《阿凡达》我只看了前者,这倒不是偏见,完全是因为偶然。我看后感到很不错。胡玫导演用自己的理解解读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圣人”孔子。
了解孔子,大致有三类材料:第一是《论语》;第二是《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三是有关文献中的孔子,如《孔子家语》《孟子》《荀子》等等。
第一类材料在这三类资料中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孔门弟子及后学记录下来的,比较可靠。但是,这些资料既然是后人所记,记录的过程就会有选择,有舍弃。如果不这样理解,我们会问:孔子一生就讲了这么多话吗?显然不是。一个人一生就讲了这些话,那几乎是哑巴;再说,一个人一张口就是一句充满哲思的话,岂不吓死人?所以,我们读《论语》常常会感到突兀。理解《论语》的最大困惑是具体语境的缺失。所以,这些最可靠的材料也有让人不够放心之处。
第二类材料《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是司马迁根据他所掌握的文献撰写的人物传记。有关孔子的文献经过了司马迁的选择、增删、撰写,不可能不带有主观色彩;但是,把一些无序的资料整理成前后有序的文字,不失为了解孔子的一种途径。
第三类材料是先唐文献,特别是先秦文献中的大量有关孔子的记载。这些记载的可信度因书而异,如《庄子》记载的孔子多不可信,其他文献记载的孔子要有具体分析。
孔子之所以在后世被奉为“万世师表”、“圣人”,是因为他的学说符合了后世的需要,因此,被一代代后人塑造成今天的“至圣先师”的形象。孔子是后世人们心中的“圣人”,但在孔子那个时代,孔子是一个凡人。任何历史人物都是凡人!“伟人”、“圣人”,其实都是凡人。因此,拍摄“圣人”的电影无所谓吃力不讨好,将孔子还原成一个特定时代的凡人正是电影《孔子》的成功之处,即使是备受争议的“子见南子”亦非虚构,毕竟《论语》对此是有记载的,至于是否像电影《孔子》所写的那个样子倒在其次了,因为编导、导演有权利对此加以细化。颜回之死纯为虚构,但电影毕竟是电影啊!它不是论文、论著,不容许任何虚构。
任何解读都有主观色彩,电影《孔子》的解读也不例外。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孔子都是综合了各种解读之后的结果。谁心中的孔子不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孔子?谁敢保证自己心中的孔子一定是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我们能够说清楚吗?王立群/文
王立群教授简介:
河南大学知名教授王立群:1945年3月14日出生,山东新泰人。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学史》《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
继《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吕后系列获得成功之后,从2006年6月开始,王立群开始为《百家讲坛》录制一部规模更为庞大的节目——《王立群读史记》。这部系列节目播出时间要远超项羽、吕后系列,从1月6日开始,每周六、周日播出,将贯穿2007年全年。该节目从汉武帝开始,讲述西汉中叶的人物群像,用现代视角来解读历史人物。
《王立群读史记》开篇讲的是汉武帝。王立群解读汉武帝的视角与电视剧《汉武大帝》有什么区别?王立群说,《汉武大帝》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但其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有一定程度的虚构。“比如李广之死,《汉武大帝》说李广是战死疆场,而《史记》的记载是李广自刎而死。我讲李广,只能讲他悲愤自杀,而且要重点分析李广自杀的原因,因为这是历史事实。《百家讲坛》只能尊重历史记载,不能有任何虚构。”
扎实的史学知识加上浅显易懂的语言,王立群将《百家讲坛》倡导的学术品位和大众口味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百家讲坛》讲吕后、项羽时,他讲了匈奴单于给吕后的言辞粗鲁的“求爱信”,还打趣说吕禄、吕产因缺少手机而联系不畅,又用公安部长、国防军等词语把观众逗得乐不可支。“其实《史记》中的很多原文我都能背下来,但我不能那么讲,必须转化成现代汉语。”王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