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都市报:春晚的形式不该是传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4日09:21  《南方都市报》

  过几天央视元宵晚会就要举行,观众最喜欢的春晚节目也将揭晓,趁这个机会再说两句春晚吧。

  几年前我曾采访过因为翻译了台湾版《魔戒》而大赚700万的朱学恒,他提到在自己大学毕业那年,他把沉闷无聊的毕业典礼变成了大型游园会,花样翻新,同学和家长都很high。隔年他作为嘉宾被邀请回去参加学弟的毕业典礼,发现自己的游园毕业典礼模式被完全克隆,很是郁闷,“我觉得后面的人应该有更新的想法,如果只是延续我的办法,还让它成为传统,其实很没劲。”

  办了将近30年的春晚,其实在刚出现的那两三年,确实代表了中国电视界的一种创新力量。春晚第一代导演黄一鹤在他导演的几年春晚里开创了无数个先例,现场直播、观众互动、邀请港台歌星上台。当然也有不好的尝试,比如1985年他把春晚的直播现场搬到体育馆,追求更直接的效果,可体育馆没开暖气,观众都把手缩在袖子里,当时又没有现在的大屏幕,一两个表演者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效果———可以想像一下,清瘦的马三立先生在偌大的体育场说单口相声,那是多么孤单的境况。虽然效果不理想,可那毕竟是尝试改变,从1983年到1985年,春晚才第三届,就要做出那么大的改动;可现在的春晚都快开到三十届了,改变却越来越少。黄一鹤导演在1990年再次导演春晚,再次做出改动,把歌舞、戏剧和曲艺演员分成三队,把春晚变成了一场演艺竞技———正是在这一年里,后来连续20年上春晚的赵本山,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进入1990年代之后,央视的春晚渐渐固定到一个套路上,男女搭配的主持人、讨好各个年龄层的歌舞、少数民族歌颂祖国、海外使领馆的贺电、倒计时敲钟……港台歌星的大连唱,面孔也越来越固定,什么时间哪个人出现似乎都有规律可循。当春晚从创新沦为一种传统,成了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成为演艺圈某些人脉关系的关键节点,春晚就从一个娱乐老百姓的电视节目,变成了“春晚既得利益者”的自留地。那些脸熟到不能再熟、一年甚至几年都没有一两个新作品的表演者,为什么还是每年都出现在春晚上?

  也许有人会说,春晚不是给你们这些“小知识分子”看的,那么我退休的岳父和曾是小学教师的丈母娘,他们的意见是不是可以作为参考?两位老人的意见和我们这些70后、80后一样:赵本山的小品不理想,歌舞节目没亮点,几个新人没什么能让人记得住的。难道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恰好在并不喜欢春晚的20%观众里,我却到现在都没遇到一个80%里的人?

  办春晚确实是件挺困难的事情,我坐在电脑前都可以想像得出那些压力,可还是建议明年春晚的导演或许可以找黄一鹤老先生聊一聊。84年春晚老先生对不批港台演员的领导说,“艺术家是要不断创新的,你要不让我请港台演员,那我就不当这导演了吧。”

  再过三、四个月,2011年的春晚就要进入准备期,祝导演、演员、创作者们好运。

  ■本报娱乐评论员 戴乐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