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
今年贺岁档的票房数字一出场,喊受伤的人就一大片:总数22亿元的票房被《阿凡达》拿走12亿,再加上《2012》4亿,贺岁档的大半江山被两部进口片切走。国产贺岁片除了《三枪》、《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等少数几部影片赚到了钱以外,几乎是集体亏损。
好多人把怨气发到《阿凡达》身上,新影联院线负责人高军认为今年我们把精心培育起来的市场拱手相让,让两部引进大片反客为主,这是不正常的。他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的保护措施,让国产片与进口片在黄金档期共赢、多赢。
我记得以前有个国产电影保护月,在此期间,进口电影一律不准上演。而当时国产电影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统统欠缺,我们倒是清空了场子,可惜国产电影撑不起台子,弄得观众连电影院也不进了,后来这项保护政策也就不了了之了。前不久又出台要求电影院线全年放映国产电影不得少于2/3的规定。问题是,电影院也是商业机构,如果国产电影自身过硬,观众捧场,电影院怎么会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倘或强行以具体放映的数字来要求,就是以政策干涉市场,长期以往会损坏电影终端的积极性,影响电影放映发行的正常运转。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个贺岁档真没有了《阿凡达》,国产片是否能“多收三五斗”?
笔者专门采访了中影今典国际影城的市场经理王世俊,以这个影城为麻雀,一探究竟。
王世俊说,从去年11月20日到今年2月底的贺岁档内,该影城总票房是1100万元。其中《阿凡达》收390万元,《2012》90万元,两部进口片占到总票房的44%。影城总共有七个厅,刚开始《阿凡达》占了五六个厅,1月4日到1月22日是《阿凡达》的黄金期,也是国产片的真空期。直到1月22日《孔子》上映,才有国产片与《阿凡达》在档期上正面冲撞。到2月9日《锦衣卫》和《苏乞儿》上映,《阿凡达》在今典影城只剩一个厅在上映,对国产片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春节七天长假,中影今典影城的票房总共有102万元,《阿凡达》报收23万元,占1/5左右。在王世俊眼里,真正受《阿凡达》影片的国产片是在《阿凡达》之前上映的《十月围城》和《三枪拍案惊奇》,如果没有《阿凡达》,这两部影片应该可以有更好的票房。《阿凡达》之后上映的其他影片,从今典影城的安排来看,并不存在档期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对那些自身成色不足的影片,即使没有《阿凡达》,同样不会多收一毫。
王世俊说,今年贺岁档如果没有《阿凡达》,中影今典影城的收入至少要减1/3。我觉得这个推测都有点保守。去年贺岁档没有进口大片参与,国产大片唱主角,总收8亿元人民币。今年的贺岁档票房如果减去两部进口片的收入就只有6亿元,把号称没有放足档期的国产票房再充分发掘一下,与去年持平就算不错了。
国产影片赚钱的少,这不是《阿凡达》造成的,而是国产电影的现状。现在把产出不高归结在《阿凡达》身上,其实是一种视线转移。如果真是《阿凡达》抢了国产贺岁档票房,至少得先满足这样一个前提条件:没有《阿凡达》,观众会以同样的热情去看国产贺岁片。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目前不用说在中国,在全球《阿凡达》的对手暂时还没有出现。《阿凡达》不是只从国产电影手里抢走了票房,更是把多年不看电影的观众都吸引进了电影院;它不是跟国产电影抢电影观众,而是把国产电影发掘不动的潜力观众吸引进了电影院。这样来看,《阿凡达》不仅不是罪魁祸首,它反倒让中国电影人看到了希望:原来在中国市场上一部影片居然可以创造12亿元的票房,出现连续上映70天不衰的奇迹。
《阿凡达》不是祸首,而是榜样。让它横行全球的不是政策推动,而是影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