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陆飞鱼/文
拍摄《如梦》这样的电影,和在电影院里观看《如梦》,都是奢侈的事,当字幕出现在蓝色银幕上,头顶灯光亮起,我在只有四个人的大厅里站起来,还是情不自禁地鼓掌,方令正、罗卓瑶夫妇,用精巧工整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奢侈的故事。我在原本可以容纳百人的放映厅,几乎以贴近的距离,以饕餮的神情欣赏了这部奢侈的文艺片。我不得不惊叹,这对年过五旬的夫妇还是我行我素,保持着年轻时对电影、爱情的敏感,对影像、对新生事物充满感情,一切不减当年,这是值得加分的地方。 程蝶衣在《霸王别姬》里“不疯魔不成活”的绝唱,还鲜活地储存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疯魔,是一种什么境界呢?就是耽溺、痴迷、执着于个人世界,无法自拔,也只有这样才接近纯粹的酒神艺术的本质。该片导演、编剧对电影,也一直有着非常自我的迷醉,也算是疯魔吧。而主演吴彦祖和袁泉都说,拍电影《如梦》,改变他们的爱情观,让他们对恋爱、结婚、生子,这些事情更加珍惜和敬畏。这也许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一个真实的感受。痴迷于电影里的情节,而屡屡不能自拔的人,从来都不稀缺。 《如梦》是华语电影里一个稀缺标本,无论是题材上的分裂诡谲,还是形式上的精致而考究,都是极为鲜见,文艺片能拍到这种奢侈的境界,非常难得。把爱情片拍成了若即若离的梦境,进行人格和心理学的解析,也难能可贵;而一个“香蕉人”出身的华裔青年,和一个讲标准普通话的大陆女孩跨越国度和大洋的爱情,在一段似是而非、虚虚实实的背景里,不浮不躁显得耐人寻味。袁泉、吴彦祖,就是这部电影里的试验品,爱情是试剂。 蛰伏多年重归香港,悄然面世的《如梦》,已经是把方令正夫妇的造梦理想更加类型化。一个人沉溺于梦境的虚像,往往象征着性格分裂,意味着在现实生活里的不幸福。看《如梦》的故事梗概,已经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爱情故事:纽约,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华裔宅男,遇见了男朋友刚刚自杀的中国女孩。然后他们在梦中相爱,此后离奇地失散,最后来到中国寻找时,却意外碰见了长相相似、却全然不同的一个女孩。这样的爱情,像推理小说一样让人抓狂。 《如梦》这样的故事,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符号,或者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晦涩文艺片。罗卓瑶、方令正讲故事的方式,既得香港电影简单明了的传统,又在画面上自成一个绮丽妖冶的风格,对人物心理的拿捏往往让人惊叹,所以《如梦》恍然如梦境一样的画面,在蓝色底板上氤氲着奇幻的疏离感,而清冷干净、水声淅沥的配乐,让人痴迷。《如梦》保持他们一贯的审美方式,请吴彦祖出演精神分裂的角色,看来也是别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