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都市报:舞台上的娇媚男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1:08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今年的快乐男声已经产生第一个风云人物,那就是人称“伪娘”的刘著。刘著现象其实并不新奇,之前李玉刚靠央视《星光大道》走红,现在已进入国家级演出团体,再之前还有大名鼎鼎的梅兰芳。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抗议:刘著怎么能跟李玉刚相比,而所有人怎么能跟梅兰芳相比?的确,论艺术成就谁能比肩梅大师,但我们现在审视这个问题是从表演者的角度。自古以来,男扮女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是出于无奈,比如逃避兵役(阿喀琉斯小时候就被他妈妈打扮成女孩,以躲避特洛伊战争);有些是沿袭传统,如我国的京剧和日本的歌舞伎;有些是好奇加实验;有些是为了制造喜剧效果;还有一些是为了表达易装或变性的倾向。从已有的信息看,刘著似乎属于后者,因此他丢失了艺术这个美妙的借口。     无论哪种原因,男扮女装能长期占据古今中外各种表演艺术,观众的欢迎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古希腊戏剧开始,舞台上就出现了男扮女装。戏剧是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成,古希腊的仪式大多由女性参与,但发展到舞台上就换成了男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担心女性演戏会导致道德沦丧。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曾说“一个美貌女子上台唱歌而不失去贞洁,就如同一个男人跳进河里而不湿脚。”这种传统到莎士比亚时期仍很普遍,当时的女性角色均有男人或男童扮演,而歌剧中有阉人,即把尚未变声的男童阉割以保留他们的高音,这样成年后依然可以演唱女声。

  如果说一开始表演艺术中的男扮女装是出于对女性的不信任(或称恐惧),那么,久而久之,人们不但接受了这种假定,而且从中找到特有的乐趣。当男女同台完全不成障碍时,相当一部分观众依然迷恋男旦及类似的易装表演,那就证明,这种审美心理是具有深层原因的,而这原因绝非易装、变性或同性恋倾向所能解释。一个极端的例子:显然,去泰国看人妖表演并要求合影者,绝大部分人仅认同表演者的表演,而并非潜意识中想变成表演者。     

  为什么在咱们这个能大大方方欣赏真美女的时代,还有人为“伪娘”所吸引?原因:性别的模糊可以是一种美(当然也可能处理得令人恶心)。西方有些人出于宗教信仰,用绝对二元的眼光来看性别处理,不能容忍有丝毫的串味或混搭。而在表演艺术中,性别的不确定如同性格的非脸谱化,可以产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这就好比,惠特妮·休斯顿演一个成功歌星是不可能得奖的,而妮可·基德曼演一个不漂亮的作家却让人眼睛一亮。戏迷欣赏男旦,粉丝追捧刘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女人,但胜似女人。他们以个案证明,性别是可以转换的,即便只是片刻的假扮,由此让观众消除了性别之间的鸿沟——— 哪怕只是暂时的。所有古老的文明都有男扮女装的表演传统,以歧视女性为起点,以赞美女性为终端。在这过程中,伪娘们有一份功劳。    

  □ 南都特约娱乐评论员 周黎明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