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枪王之王》:似曾相识的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11:38  东方网-文汇报

  《枪王之王》结尾时银幕上闪出一行“纪念张国荣2000”,让很多不太熟悉香港枪战电影的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枪火和张国荣能有什么渊源?尔冬升执导的《枪王之王》,上映一周以3800万元票房领跑暑期档。吴彦祖古天乐扮演的剧中人,是实弹射击比赛场上和一起劫案中智慧交锋的对手。他们比赛时用的高精度手枪,正是2000年尔冬升监制的《枪王》中张国荣手上的抢眼道具。从《枪王》到《枪王之王》,尔冬升用10年完成了回归。只是,习惯商业节奏的电影语言,和杜琪峰用“犯罪”做切口观察社会的电影文化,似乎渐行渐远。回归显得陌生——片名中的致敬引用,片尾的“纪念张国荣”,更多的只是一份仪式感。

  曾经,枪火和爱情对于尔冬升的电影,都只是啤酒上的泡沫——诱惑你品尝却不是品味的重点,而重点则永远在泡沫之下,很难将他的电影单纯地划为某种类型片。尔冬升编剧导演的《新不了情》《旺角黑夜》,前后时隔11届,双双拿下香港电影编剧导演金像奖。他镜头里的人物,几乎个个在挣扎,都有“不能说的秘密”。他们可以是《门徒》中有钱不敢花、有家不能回的逃犯,可以是离家后才知道生活还有柴米油盐的《早熟》中的富二代,也可以是《窃听风云》里滑向犯罪的“执法者”。被誉为“社会案例的影像化切片”的尔冬升式电影,以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解读社会各色阶层的生活,挑出他们介于黑白之间的细节编辑成故事,那些“被典型”和“被形象”化了的人和事,演绎出一幕幕城市中猎手和猎物之间的寓言。

  《枪王之王》中的人物也一如既往,在赛场上输给对手的警察,还有那个学心理学懂经济学、却永远提心吊胆的经理人。他们之间的对垒,有点惺惺相惜有点无奈,拉出来一大片灰色地带。为了让电影语言更现代,《枪王之王》引入美剧流行的“犯罪心理分析法”探案,加入大量重建和模拟犯罪的桥段。不过,令“啤酒泡沫”更鲜亮的新元素,却在特技的包装下有几分不伦不类。老枪王模拟犯罪心理的一段,最终呈现出的感觉类似神怪题材的“催眠”;双胞胎哥哥假扮死去弟弟,吓唬嫌疑人的桥段,让剧情滑出了现实题材的轨道;罪犯在脑中幻想如何冲出警察包围的桥段,也借用了角色扮演类游戏的纯商业表达。诱人的“泡沫”抢了“啤酒”的风头——“社会案例的影像化切片”以往逻辑严密的说服力,迷失在商业化的“新鲜表达”之中。想重温《旺角黑夜》、《窃听风暴》,甚至期待有所超越的观众,很可能会失望。应该说,《枪王之王》并不能在故事上胜过尔冬升此前借枪火说社会的“切片作品”,他花费10年完成的回归,还只是停留在标题和道具层面,以往熟悉的感觉已经退居为商业电影中的一条副线。  本报记者  王磊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