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小山:新版红楼有点糙 林妹妹腊月乘木船上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10:28  新京报

  新版《红楼梦》只在很多城市电视台播出,我只得在网上忍痛看了两集———这头两集内容给了我一些痛苦,网络影像质量给了更大的痛苦。

  细节挑刺如下:1、多余的旁白。旁白太多太烂,生生把电视剧拍成了广播剧。

  2、编导太不注意细节。比如那一僧一道,作为与原著总是反的,甚至旁白说“那僧……”如何时,屏幕做动作的却是刘威扮演的道人,这种硬伤偶尔出现无所谓,但总是出现,就让人怀疑编导的诚意了。

  3、最大的BUG,有两处,可称惨不忍睹,我在和青年学者、红楼梦专家陈林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交流这两点时,深为李少红遗憾。第一,描述林黛玉是从扬州上北京,画外音说:“他们经过扬州,转大运河一路北上,历时数月,开春之时进入了都中,到达京城。”编导自作聪明了,请问:林妹妹要在小木船上过年乎?寒冬腊月,林妹妹在小船上不会冻死乎?冰天雪地,小木船能畅行大运河北上京城乎?林妹妹北上历时数月,贾母派来接的男女南下要走几个月呢?贾母能预知林妹妹母亲的死期乎?(这些问题由陈林发出。)其实,真相是,林妹妹是从扬州去南京!走水路溯长江西进不过100公里,最多五天就到了。第二,林如海聘请贾雨村为西宾时,对他说:“小女本就单生,倍加孤独,他的母亲又常年卧病,便更加郁郁,终日留恋在这花鸟之境,与水为邻,竟甚少与人言了,是以才请先生来,加以指点,倒不求女流之辈能读出什么惊人才学,唯求她能怡情养性,不若这般出离孤绝,余心已足。”这简直是把林黛玉当成神经病了,实际情况是,林如海中年得女宠爱异常,不但教女儿琴棋书画,而是四书五经,甚至填词作赋……林黛玉日后在大观园技压群芳,绝不可能是父亲“倒不求女流之辈能读出什么惊人才学”所能做到的。

  这些硬伤不胜枚举,很多微博博友说“惨不忍睹”,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内容上的问题,其他毛病也不在少数,比如经常使用快进镜头,就让人很不舒服;再比如人物造型,也让人瞠目结舌,很多人物无论性格特点、脾气秉性,统统采用“铜钱头”,视觉上就不舒服,更别提与内容的配合了。

  由于目前只看了两集,说不出太多是与不是,但还是那句话,1987版红楼,固然在选角与做事认真程度上超出(从拍摄时间长度对比就能看出来),但由于内容对原著毁坏过多,不适合拿来与李少红版对比,不是一个东西。就像高希希版《三国》吴宇森《赤壁》,说的明明白白不是《三国演义》,是自己的演绎,就这么简单。□王小山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