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商报:李少红,甭伤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0日16:36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李少红,甭伤心!

黛玉扮演者

深圳商报:李少红,甭伤心!

少年宝钗扮演者

  随着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播出,似乎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无数的“红学家”,大家都乐此不疲地对其指瑕剔疵,各种各样的声音多如冲垮堤坝的潮水……从新版《三国》新版《红楼梦》,如此景观实为以往所罕见。

  有些人一边“骂”,一边仍一集不落地往下看。有点类似我们常常看到的一种现象:“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笔者浏览各类评论报道,似乎扔“板砖”、苛责者居多。这让导演李少红的神经实在承受不住,在电视台一档专题节目中她几乎情绪失控,伤心不已……

  尽管我无法到现场给李导一点安慰,但我愿意当一回事后“诸葛亮”,希望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能够帮助她在今后执导其他影视剧时,少一些类似的“伤心”——

  李少红导演对这部新版《红楼梦》的导演制作态度是非常认真、严谨、执着的,无论它的播出效果如何,但值得肯定的是这绝对不是一部粗制滥造之作。这里我不想详谈它的得失,因为有无数高明的专业和业余的“红学家”都已经评说过。

  我想说的是,我们处在这么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由于传播手段的高度发达和多样化,加之电视机又是多种媒介中普及率最高的强势媒体,因此一部电视剧播出后引起大家的议论评说是很正常的现象。今天的人,要学会理智、客观地看待媒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如果你只喜欢听喜鹊、百灵叫,而不喜欢听乌鸦和猫头鹰叫,那就是自寻烦恼了。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敝人在《中华读书报》曾刊一小文,谈的是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问题,被科学网等转发。一位自号“学者”的匿名者在科学网博客发帖骂我“脑残”,我看了忍不住“扑哧”一笑,心想:一个“脑残”的人还能写文章,如果我脑瓜健全起来,那么马悦然没准儿要把我列入他的候选名单呢!

  现实环境就是如此,与其自寻烦恼,不如笑对各种话语唾沫,有用的吸收之,无聊的冷对之,用心不良的鄙夷之……不要因此而破坏了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众口赞扬,也未必是好事。

  你看人家新版《三国》的编剧朱苏进多么精明,他如同大鳄沉在水底不动声色,管你在水面用竹竿子拍打出多少水泡来,他就是不露面。他懂得如何利用现代传媒这把“双刃剑”,“世上谁人不招骂,世上谁个不骂人”,更何况现代人“骂人”的手段随着科技发展也“与时俱进”。既如此,我们就得学会扩张自己的胸怀,锻炼我们的神经,否则,你可能要天天想跳楼了。

  拍《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红楼梦》,即使是同一个人因阅历的变化,在人生各个阶段对《红楼梦》也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在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中,《红楼梦》是最难影视化的一部。因为它不像其他几部,有紧张曲折的戏剧情节,有刀光剑影的打斗场面。《红楼梦》作为小说,艺术性高过其他几部。但它典雅优美到极致的文字,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关系,靠内在神韵和气质来体现的人物个性,都几乎很难用画面来传递。要求今天玩MP3、看动漫长大的80后90后女孩,演出古代仕宦人家闺秀的贵族气质,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我们又何必太苛求!

  李少红最大的失误或许是忽视了编剧这个至为重要的环节。她首先应该用最大的精力来物色一位文学造诣既深,又深谙电视媒介特征和受众审美需求的编剧。因为把一部经典名著改编为电视剧,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坐在书桌前读书,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心境和精神期待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句老掉牙的话,现在看仍然没有过时。

  有了好的剧本,李导就事半而功倍了。朱苏进原是一位很有才情的小说家,现在进入影视界,又把电视媒介玩得得心应手。他编剧的新版《三国》,我也是一集不落地看完了。一句话,好看!

  无论如何,李少红用一部新版《红楼梦》,让大家又来关注中华民族的这部优秀经典,目的就已经达到。其普及经典之功,连《百家讲坛》的学者教授也自称不及。真正热爱《红楼梦》的受众,想领悟它的神韵和精神,就静下心来去读原著吧。(陈歆耕)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