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茶馆》咱能不拍这么长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09:41  新京报
新京报:《茶馆》咱能不拍这么长吗?

在剧场里看《茶馆》,不仅与北京人有关,更是几代中国话剧观众的难舍情结。看《茶馆》,看到的是一个时代渐去渐远的背影。(老武)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戏剧笔记·电视剧《茶馆》

  舞台落幕纸钱散,电视再续话剧缘。

  掌柜请您稍安坐,茶馆一梦五十年。

  20世纪40年代,老舍说:“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说过这话之后,他写了《四世同堂》,大赤包、冠晓荷、蓝东阳、李空山……一个比一个无耻,群魔乱舞,但是小说本身悲情洋溢。

  《四世同堂》之后,老舍就没什么写“最悲的悲剧”的机会了,直到1956年“百花年代”。这一年,他写了《茶馆》。庞太监、马五爷、大小唐铁嘴、大小刘麻子、大小二德子、大小吴祥子、大小宋恩子……再一次群魔乱舞,比《四世同堂》闹得欢势。人艺排演的时候,焦菊隐导演砍掉了尾巴上的沈处长,把戏结在王掌柜自杀上,让《茶馆》显得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了。王掌柜最后走出观众视线的时候,有个大大的静场,压抑之至,然后,缓缓地,从茶馆大门透出越来越强的光亮,伴随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

  其实,老舍想写的是那个“充满了无耻的笑声”的悲剧,是形喜实悲,而不是形悲实喜。焦菊隐导演虽然厉害,但是把老舍的本意搞拧了。当然,这是时代原因,不可强求,焦先生也不是圣人。

  现在离老舍写《茶馆》、焦先生排《茶馆》,五十多年过去了,整整一部《茶馆》的时间跨度。所以有好事者整了这三十九集的新《茶馆》。

  《茶馆》不好拍。《茶馆》是世纪初话剧引入中国以来本土化做得最好的一部话剧,糅合了相当强大的戏曲和曲艺的元素,却浑然天成。因此,甚至出现了很多《茶馆》控,他们能一字不落地背诵《茶馆》台词,这里积淀了诸多非时间能够冲刷的对已经风流云散的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但是,恭喜叶广芩编剧,不愧江湖高手,至少到目前为止的二十多集,编得丝丝入扣,对原著保持了充分的尊敬,加上豪华的演员阵容的支持,新《茶馆》在北京化、时代感方面,成为同类剧集(尤其是近年来老舍作品改编剧集)中的佼佼者。

  但是,我们还是要用更严苛的标准衡量一下,问一问,“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做到了吗?

  回答是,悲则悲矣,无耻的笑声,大打折扣了。相比人艺舞台剧《茶馆》的各种夸张造型,相比老舍原著的各种夸张台词,电视剧《茶馆》大大地收敛了,它温情而又缠绵。首先,人物的形象,温润有余了———王利发没有了商人的市侩气和小心眼儿,常四爷一股知识分子派头,刘麻子不再大鸣大放地冒坏水儿了,连庞太监为找丢了的“小少爷”也“父爱”满满了。其次,因为故事被人为地抻长,很多在舞台剧里有强烈表现力的片断如七宝楼台被拆得七零八落,没有什么冲击力了。比如《茶馆》第二幕,老裕泰老店新开,倒霉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王掌柜一个人疲于应付,这些事情必须搁一块堆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能让人笑到欲罢不能、惊到欲哭无泪。像现在这样,打散了揉进电视剧的十好几集戏中,气就完全泄了,一个个琐碎的过场而已。

  其实呢,两个小时的话剧,兑成三十多小时的电视剧,像现在这样,故事合情合理,演技入木三分,确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只是,这么好的编剧和演员,如果能再多照顾一下原著的精神内核该多好,咱能不拍这么长吗?

  □孙洁(上海 大学教师)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