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拍电影不是搞哥德巴赫猜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8日09:42  新京报

  【观点争锋·《唐山大地震》

  我最无法接受的观点,就是吴平认为“亲情”或“情感”属于封建伦理范畴。中西文化对亲情和家庭观的不同,是源于对生命源头的认知不同。

  昨日,《新京报》上发了一篇吴平对《唐山大地震》的影评,标题叫《冯小刚与哥德巴赫猜想》。看了之后,有些感触想说。文中观点很多,有些赞同,有些我不赞同。感觉要写成文章回应,有点难度,干脆用“微博(http://t.sina.com.cn)”体,分段说一下我的观点。

  1、我赞同吴平在文首的观点,电影不能当作一部“电影”讨论,是中国电影在当下最大的悲哀。所谓消费灾难、植入广告等,都属于与电影无关的题外话,是电影杂碎。只关注这些电影杂碎的人,本身就透着价值观的庸俗。一部电影怎么赚钱、赚多少钱,都是和观众无关的多余的话,这是电影公司应该关心的事。

  2、“《唐山大地震》像电视剧”有很多影评人在说,这大概是业内打击一部电影最狠的招了。但事实上,每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叙事模式。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语言难道不简单吗?我们判定一部电影合不合格,与它像不像电视剧完全无关,电影甚至可以像舞台剧,比如黑泽明《乱》。这并不是我们否定一部电影的理由。

  3、电影确实是有级别的,吴平用了“电影感”这个词作为他的判断标准。我理解他说的“电影感”,就是在一个庞大的经典电影体系中,一部电影的视觉语言和价值表达是否有创新之处。我想问的是,在过去关于灾难的电影表达中,是否有过《唐山大地震》的这种叙事模式。如果没有,在我看来就是新的。吴平用“惊人呆滞”四字,来形容《唐山大地震》的视听语言,我不知从何说起?不同的电影追求,决定了不同的电影语言,就像孙犁和莫言的文风差异、阿巴斯和奥利弗·斯通的风格差异一样,我们为何不能把平实的电影语言,也看作一种艺术追求呢?

  4、我觉得比“电影感”更重要的,是“观影体验”,落实到文学,就好比文学性和阅读感受一样。中国的电影和文学一样,讲究“电影感”和“文学性”的人太多,重视观影体验和阅读感受的人太少。不是说讲“电影感”不好,但如果对“观影体验”都没深刻体悟,这“电影感”也好比无根浮萍。《唐山大地震》肯定在艺术上有一些问题,但至少在“观影体验”上是很独特的,至少在中国电影中,是新鲜的。《唐山大地震》如果有问题,也不是冯小刚的问题,而是环境的问题。

  5、吴平认为中国电视剧出的问题,在于使用了一种中老年观众的接受模式,即把“世俗生活”等同为“生活”。我同样不能赞同。中国电视剧的问题太多,但最主要的问题恰恰不是关注了“世俗生活”,而是不关注我们身边的世俗生活。中国电视剧关注的,大多是一种虚假的生活,是伪装后的生活。电影是要创造惊奇,但伦理的惊奇也同样是一种惊奇。在“亲情”淡漠的今天,我认为中国关于伦理的电影不是太多了,而是几乎没有。

  6、我最无法接受的观点,就是吴平认为“亲情”或“情感”属于封建伦理范畴。此问题说来话长,只说两句,中西文化对亲情和家庭观的不同,是源于对生命源头的认知不同:中国文化因为没有宗教基础,家庭自然被看做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也因为这点,中国文化是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的。这是中国文化历史决定的,别无他法。而西方宗教国家,自然认为个人生命的源头来自上帝,所以孩子成年后与家庭可被看作一种契约关系。抛弃亲情和家庭,中国人对个人生命和文化的认知也就失去了基础。家庭是中国人的宗教,也是安身立命的处所,这也是《唐山大地震》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之一。

  7、吴平认为《唐山大地震》落入“不会讲故事”的深渊。我实在无法构想出,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讲一个家庭32年的故事。大多数观众的“哭“,至少表明冯小刚讲了一个多数中国人能懂的故事。在我看来,冯小刚也并没有对这部电影寄托更高的艺术期望。

  8、导演是影迷,还是科班,在我看来,依然属于不值得一议的电影杂碎。导演需要尊重和敬畏的并不是脑子里的几千部电影,而恰恰是要把它们忘掉。他只需要尊重和敬畏要说的故事和台下的观众就可以了。毕竟电影不是哥德巴赫猜想。

  □叶匡政(北京 诗人)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