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璐 吕佳 编辑/吕佳
你能在20天内看完34部中外戏剧吗?如果可以,孟京辉导演将自己掏腰包,带你到国外看戏!
9月6日至26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又要开始了,孟导“放狠话”出来,并不完全是做广告,更是因为看好今年的戏剧节,看好一群有热情的青年编剧、导演、演员和观众们!
创办于2008年的北京青年戏剧节脱胎于前一年“大学生戏剧节”中的“青年单元”,它创办的初衷是为青年戏剧人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青戏节的诞生其实正顺应了2007年~2008年北京小剧场话剧澎湃发展的大潮流,在那两年间,各种民间戏剧团体蓄势待发,民营运作资本则是“蠢蠢欲动”,北京这个艺术精英的聚集地,早已积蓄了大批艺术院校毕业的人才,以朝阳9个剧场、东方先锋剧场、蜂巢剧场为代表的小剧场相继落成后,一切的客观条件都业已齐备。
由此,一个更专业、更正规、更有生命力的艺术平台在官方机构的扶持与民间势力的倡导之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高调姿态横空出世。
“每年参加青戏节,感觉就像参与一场游戏,同时也像完成一个任务,但最重要的是参加了一次聚会。”连续参加3届青戏节、因此而崭露头角的的青年戏剧导演赵淼表达了他对青戏节的特殊感情。从2008年首届青戏节推出11台剧目、12个导演,到2009年第二届青戏节的34位编导(含5位女性)、22个展演剧目,再到今年青戏节首次引入国外剧目,750余名戏剧工作者将通过国际单元、港台单元、品特单元等特色单元的展示,显露他们无与伦比的艺术审美和迥然不同的戏剧观。
3年来,北京青戏节向观众推荐了为数众多的优秀青年戏剧人才,他们以游戏般的轻松心态加盟青戏节,却以严谨的创作方式表达着独到见解,小剧场在硬件条件方面的“先天不足”,反而使这里诞生的作品更具实验性、灵活性和多变性,刺激着创作者们用更多的智慧思考空间,善待舞台,取悦观众。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戏剧观赏至今尚未成为北京人的主流消遣娱乐方式,原因可谓相当复杂,但戏剧演出的消费成本太高是阻碍他们走进剧场最直接的障碍。于是我们尴尬地看到,一方面艺术创作者的观念在不断与时俱进,令人耳目一新的戏剧作品接踵而至;另一方面艺术爱好者却被阻碍在剧场大门之外,无缘感受舞台艺术的魅力。
因此我们要再次感谢青戏节,它包容万象的多元化作品风格、亲民惠民的低廉票价政策、灵活丰富的观演及参与方式,将青年艺术爱好者们重新请回了剧场。于是我们欣喜地发现,在青戏节剧本朗读、戏剧论坛等其他单元,出现了许多普通观众的身影,他们以“我参与,我快乐“的心态在青戏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不妨大胆设想,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必将在今后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参与者和守望者。
国际篇
《卡门》(西班牙):是实验戏剧而非舞蹈哦,但同样有最地道的“弗拉门戈”和最具浪漫气质、狂放不羁的“卡门”。
《沙滩上的船长们》(俄罗斯):改编自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青春的迷茫与无助,被誉为莫斯科青年剧团成立23年来最优秀的戏剧作品之一。
《麦克白》(韩国):创意性极强的莎士比亚作品,东方的表演气质与西方经典作品之间的艺术互动是该剧最大的亮点。
大师篇
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的作品是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作,以荒诞、悬疑、人物关系错位的幽默著称,此次的致敬大师单元中,邵泽辉、裴魁山、姬沛和李建军这四名国内优秀青年导演将排演品特的四部精彩作品《月光》《回家》《送菜升降机》和《背叛》。
港台篇
《MISS TAIWAN》(台湾):巧妙地运用双关语“Miss Taiwan ”——台湾小姐/ 思念台湾,以一位梦想去美国演出音乐剧的女孩在美国的奋斗与乡愁为故事线索,该剧曾参加爱丁堡戏剧节演出。
《29+1》(香港):彭秀慧是香港最为出色的青年女性戏剧导演,她将卓越的才华与纤细的情愫带给观众的同时,不忘加上一丝狡黠的幽默感。该剧讲述了29岁的女性在踏入30岁之前的“奔三”式惶惑与忧虑,该剧在香港上演时获得了女性观众的一致追捧。
《卡夫卡的七个箱子》(香港):卡夫卡临终时委托挚友布劳德烧毁他的七箱手稿——面对真挚的友情与对人类贡献非凡的文稿,究竟该如何抉择?该剧荣获了第18届香港舞台剧奖之“十大最受欢迎剧目”“最佳导演(悲剧/正剧)”“最佳音响设计”及“最佳化妆造型”。同年还获得第一届香港小剧场奖的“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舞台效果”等奖项。
新作篇
《哈姆雷特机器》:王翀带来的充满实验性与戏剧美学新特征的著名当代德国戏剧大师海纳·穆勒的话剧,奥菲利亚手持钢刀穿过舞台,哈姆雷特希望变成女人……疯狂的想象力背后是欧洲男权世界与女权世界的对抗。
《六里庄艳俗生活》:新锐导演张一驰的实验相声剧,将中国曲艺表演与当代戏剧表演相结合,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盛唐市井传奇。该剧作者为著名新锐作家东东枪。
《鬼马电梯》:连续3年参加青戏节的导演赵淼的悬疑肢体戏剧。在每天都会进出的电梯里发生了什么?
《Bravo!伟大的生活》:堪称戏剧鬼才的导演黄盈的第一部音乐剧作品。KTV的小职员,见证了一首首经典的老歌,一个个过往的都市人,一段段生活百态。
《向左走向右走》 掀唯美浪漫喜剧风
撰文、编辑/吕佳
作为一台献给都市男女的中秋大戏,即将于9月21日至23日登陆北展剧场的台湾幾米音乐剧《向左走向右走》,近日终于揭晓了部分剧情。导演黎焕雄透露,金钟奖编剧傅天余分别用“咖啡馆”“笑神经”等关键字,将幾米绘本变成了一幕浪漫中带滑稽、爆笑中带伤感的都市情感大戏。
导演表示,音乐剧忠于原著的唯美基调,但在矛盾冲突和角色刻画上让戏味儿更浓。而在二维的巨型绘本幕前,一座色彩绚烂的幾米咖啡馆将成为男女主角擦肩而过的重要场景,并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其他角色如咖啡馆老板娘、女服务生(娃娃魏如萱)、歌手、诗人等也将出现在咖啡馆里。“《茶馆》给了我们许多灵感。在现代社会,咖啡馆取代茶馆成为都市人邂逅与心灵交流的公共空间。”
音乐剧还会将都市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小情节重新解读:怀揣音乐梦想的男主角品冠不得不在上流餐厅拉《结婚进行曲》糊口,许茹芸饰演的女翻译家最怕恐怖小说却不得不彻夜翻译《吸自己血的吸血鬼》,颇具喜感的魏如萱则饰演仰望天空的咖啡馆店员。幾米其他作品里的角色也来跑龙套,如打工鸟爱上了猫却天天说要分手——音乐剧《向左走向右走》,很有可能刚刚惹哭你转眼又让你笑到肚子痛。
推荐
时间:9月3日、4日、5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看点:精致剧本、诚意演出
时间:9月20日至30日(周六为15点下午场)
地点:东城文化馆风尚剧场
看点:抛出“营养剧”概念
关于“营养剧”,制作人康康解释道,“现如今全社会都提倡一种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我们认为,除了物质层面外,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也应健康、积极、轻松、有内涵。然而纵观近些年的演出市场,不少速食快餐般既无品味又乏内容的作品充斥着舞台,我们希望可以逐步扭转这种不良趋势,提倡真正温暖人心的表达,体现出对艺术本体的质朴回归!”
该剧由CANCAN泛戏剧工作室联手糖果KTV精心打造,直面“婚姻”这一现实话题,鼓励恋人们打破婚姻魔咒,勇敢步入幸福殿堂。尽管话题严肃,但舞台呈现方式很轻松,漫画、影像等视觉元素被巧妙植入剧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