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盗梦空间》的文艺之道与商业之“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14:20  北国网-时代商报

  在海外被广泛誉为《阿凡达》之后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终于登陆中国银幕,以一刀未剪足足148分钟的完整版本上映。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用独特叙事风格展示了一个结构复杂的梦境世界,充满“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的传奇意味。然而,海外如潮好评并没有为该片在中国带来高票房,中国上映首日票房低于预期。(9月5日《成都日报》)

  带老婆孩子看的。片中几位大明星刚刚进入二层梦境,妻子就问片子还有多长时间;儿子虽眼神灼灼,看的也只是热闹。在中国,看不懂该片的观众可能大有人在。也许是此前该片在北美的表现过于完美,也许是中国媒体总是拿该片和梦幻般叙事又老少咸宜的《阿凡达》比较,中国观众认为该片属于《阿凡达》一类的科幻片。

  其实不然,在中国、在日本,该片的票房反应尚不及刚刚上映的《敢死队》,被媒体调侃为高智商不如肌肉男。这道出了电影作为娱乐产品的铁律:一是电影离开了大众化和通俗性,是吃力不讨好;二是电影评价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欣赏趣味下,会出现冷热两重天的情景。《盗梦空间》即属此类。

  表面看去,《盗梦空间》确实很文艺。在艺术取向上,诺兰不仅借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高深理论,也搭就了一个梦幻现实主义的文学平台,更采取庄周梦蝶的浪漫主义表现方式。就像剧情中毫不掩饰的那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可布先生需要寻找一个梦境建筑师亚莉雅德给其构建一个迷宫式的梦境平台。此外,他还有一个固定搭档造梦师,一个为钱诱惑的药剂师以强化第三层梦境的稳定性。当然,他的团队里还少不了一个嬉皮士式的“变脸者”伊姆斯。观众们,就是在似是而非的文艺理论和故弄玄虚的梦境制造中一头雾水的。

  不过,诺兰的文艺灵魂还是深邃明晰的,那就是抓住了现代人面对紧张的生活节奏而对现实所产生的困惑,这种困惑有时候在梦中才能得以缓释;当然,又是梦中的情景也深化了现实的困惑。这种梦境与现实的纠葛,是现代人普遍难解的情结。但是,一般中国观众是不会从文化的角度去体味梦和现实这对哲学意味的辩证命题的。感性思维的中国人更习惯于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简单方式去解读或者用解梦的神秘主义去化解困扰。所以,有着思辨文化基因的西方人很容易和诺兰达成共鸣,属于感性思维的中国观众对此很茫然。这就是诺兰的文艺之道,被西方人追捧,让东方人懵懂。

  然而,再文艺的片子骨子里也是为票房服务。何况,该片血统里就不是纯粹的文艺片,而是耗资巨大希望赚钱的商业大片。明晰了这些,一切的文艺之道都只是导演耍弄的噱头。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该片无论是在主题意义的选撷上还是场景设计上,均无任何新意可言。主题上,核心是情,即可布先生能够回家和子女团圆;两条辅助线索:一是助日商吉腾反垄断,二是让豪富二代费舍尔实现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典型的美式思维方式,绝对的意识形态正确,老套的大片主义宣教。场景上,则是特技主义的翻版——梦境与其说是文艺的,倒不如说是给诺兰提供了颠覆现实主义的梦幻道具。因为是梦境,特技就更加地不受限制和没有边界;因为是梦境,就很讨巧地规避了现代影评人对电影特技泛滥的批评。

  看看《盗梦空间》的特技,枪战、飞车、肉搏、雪崩、楼倒桥崩,宏大的灾难场景加上血肉横飞的暴力镜头,都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美式大片演滥了的东西。观众视觉,对此类场面也早就不那么敏感。所以说,这些商业元素无非都是从其他大片里“盗”来的。

  由此而论,观众不必纠缠《盗梦空间》的看不懂,看看热闹就足够了。所谓的文艺之道,在大众娱乐的氛围里,必须为票房服务,此道越纠结和神秘,就越是形而下。相反,形而上的商业之“盗”才被诺兰们奉为圭臬。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