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看小说《红楼梦》需要静心,看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同样需要静下心来。
李少红版的《红楼梦》确实犯了一个忌,不是这部剧拍得多么不好,而是她没能在前几集,因势利导地改变观众对影视、戏曲《红楼梦》的思维惯式,导致了逆反心理的火山爆发,使这部剧的口碑打了折扣。
为这部电视剧,我专门到大观园看了红楼展,从梅兰芳的《黛玉葬花》、《俊袭人》开始,所有影视、戏曲中的宝、黛形象都是成熟青年,某些演员的年龄还要更大一些。在几十年的舞台艺术熏陶中,青年版的宝、黛,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与张生、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相提并论的,87版的《红楼梦》也是延续了这个路子。冷不丁冒出一堆“儿童”来,等于迅雷不及掩耳地颠覆了大家心目中的红楼宝典,观众没有这个思想准备,更何况额妆就像戏曲的贴片子,很程式化。
看小说《红楼梦》需要静心,看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同样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如果像看别的电视剧那样,走马观花式地溜一眼,或者说一边看一边搓麻,那肯定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因为在一心二用的先入为主之中,优美的文学性刻画被有一搭无一搭的疏忽给放跑了。
李少红是从大观园中的娃娃们说起的,大观园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很有特点,三岁看老,黛玉的清高与孤寂、宝钗的矜持、袭人的会来事儿都在一地鸡毛中,被演绎得活灵活现,特别是黛玉和宝玉,斗嘴时的小样,竟十二分的鲜活可爱,俩孩子玩着玩着急眼了,拿起剪子就剪香袋。“好妹妹,好妹妹”地哄,带泪和好之后,明天再给做一个,两小无猜的纯真尽在眼前。这不就是曹公笔下的人物吗?也奇了怪了,当人物走进了心里之后,额妆也顺眼了,林妹妹的婴儿肥,宝二爷的奶嘴男,都不在话下。
□金桂(北京 职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