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晚报:《盗梦空间》让好莱坞不再空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15:38  北京晚报
北京晚报:《盗梦空间》让好莱坞不再空洞

《盗梦空间》海报

  某种意义上《盗梦空间》整部电影本身就是一名出色的盗梦师,在你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而又难以准确理解片中的诸多情节时,它其实正在完成对你思维的刷新与植入。破解《盗梦空间》的过程,你无非是在用实际行动演练了一次导演诺兰所要表现的理念——当我们需要换种思路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脑子中固有意识有多强大,旧意识几乎是本能且顽强地抵御着新意识的产生。

  对很多观众来说,如果按我们习惯的故事逻辑来理清《盗梦空间》的庞杂线索多少有些困难,这其实跟片中每一层梦境中遭遇敌人阻击完全是一回事。我们的常识或者旧观念就是我们的敌人,它会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一套免疫系统,当新观念植入越深,遭遇的抵抗就越激烈,导演诺兰用分层梦境为我们解释了意识递进的难度。要“穿越”必须有非常手段,要么自杀,要么突然坠落……现实中,每个人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改变自己是因为墨守成规总是在意识中占了上风。很多时候如果当断不断,最后只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片中对此的描述就是最终一步步进入潜意识边缘。一旦形成潜意识,潜意识将最终控制你,而你却未必能准确预知它的存在,就如片中柯布自杀身亡的妻子总是不断地干扰他的任务。这个意义上,很炫的科幻片《盗梦空间》更像一部传统的欧洲艺术电影。

  《盗梦空间》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超现实的梦境(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梦都很超现实,只是我们不能还原或是捕捉罢了),它把压缩的时间、埃舍尔无穷尽楼梯等玄妙的科学原理与故事捆绑,引导着观众用多维的思维方式进入剧情,同时也暗示着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物质与意识的模糊性,物质与意识谁更真实?很难说《盗梦空间》到底是一部用诺兰的理念包装的好莱坞动作片,还是用好莱坞动作片包装的诺兰理念,结果的不同本质只是参照系的不同。正如爱因斯坦打破牛顿经典力学,告诉我们万有引力不是“力”,它不过是时间空间弯曲的结果罢了,从而将人类梦想延伸进了太空。当物质主义左右一切之时,诺兰“神道道”地为我们呈现的梦境弥足珍贵,至少能让我们从内心重新审视自己,我们真的认识自己吗?

  《盗梦空间》并没有在众多科技元素的包围中显得生硬,是因为它的核心没有离开人性本身,菲舍与父亲的紧张关系,柯布对妻子的爱和愧疚,这些很传统的故事元素仍然是片中至关重要的线索,也解释了最有可能在潜意识深处影响我们的恰恰是家庭。常规好莱坞动作大片中主人公一般都以从肉体上消灭敌人为目的,相比之下,《盗梦空间》要消灭的是对手的意识,这无疑是一个更高明的设计,就好比中国武侠小说中,顶尖高手对决不出手,脑海过招便能决出胜负。只不过,以中国导演的科学素养和想像力,断没到呈现出《盗梦空间》的水平能力。中国导演的思维仍然停留在纯二维的世界中,相比之下,《唐山大地震》这类煽情的电影即使获得再高的票房,也多少显得有点小打小闹。当诺兰天马行空地为观众展示了折叠的城市、失重的空间、压缩的时间等超现实的视觉效果时,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这无关技术,无关票房,只与意识有关。好莱坞的确应该庆幸诺兰的存在,诺兰用他的《盗梦空间》为越来越空洞化的好莱坞电影重新制造了一种希望。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