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楂树之恋》:空空的紧紧的拥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0日09:54  北国网-辽宁日报
《山楂树之恋》:空空的紧紧的拥抱

《山楂树之恋》海报

  爱情永远不能用概念来表述,假如能够,就相当于允诺——我们可以用一个故事替代所有故事。《山楂树之恋》是用一笔笔的细节,壮大起来的生命的河流。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友谊和爱情,从交换一块糖果、一支钢笔、一条金鱼钥匙串,一步步铺垫并延伸。这些密实的细节,力争把我们麻痹的情感,裹挟到“这一个”爱情的情境中去。

  从审视当下伦理状况的潜在视角,精心呈现这些生动的历史细节,使这部影片具有了反观现实的纬度。凡是这些交往的发生,张艺谋都用特写镜头给予注目。影片第一次出现了身体接触的段落,勘探队员老三到县城接回中学生静秋,两个青年在夜色中需要脚踏石板,过一条小河。老三把手伸给静秋,静秋不从,老三忽然想出一个办法,捡来一根木棍,将一头递给静秋,两个人各握半截木棍,过了河。微妙的是,过河之后,两个人都舍不得撒手,就这样拉着棍子,一路前行。渐渐地,老三的手向下移动,再移动,终于两只手牵到了一起。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牵手竟然这样困难,这样曲折,这样匪夷所思,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但在永恒的标准看来,它却又这般的可爱,这般的深情。

  牵手时刻,是男女之间感情升华的必由之路,禁忌的年代,造成了人们心灵世界的过度敏感,男女之间的牵手,常常会引发心理的一场地震,这种过度反应,显然超出了正常的理解范畴,具有它时代的诙谐性,但从生命体验的角度,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另一面,恰恰是这份敏感辅助了当事者的心灵体验,使他们的感受更细密、更深刻。

  特写镜头在这部影片里不再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个精确的角度,它捕捉到了那个年代的气味、它的规定性,以及传神的瞬间,并使这一瞬间升华为人类情感的经典,它对那个过于拘谨的年代所携带的情感的全部严肃性,充满了诗意的赞美。

  这部影片选择了灰色的基调,复原了“文革”年代的单调的历史氛围,这一灰色的历史处境与男女主人公心中怒放的山楂树果实的色调,构成了剧烈的反差,这种反差性越大,作品的艺术表现空间越开阔。内与外的反差,环境的呆板与人心的浪漫,形成了对峙的结构。

  影片开始,急于交待场景和人物,剪辑点过于密集,忙乱而失控,与整体影片要求的舒缓的抒情气质,不相匹配,直到静秋来到勘探队,听到帐篷里传出《山楂树》的歌声,男主人公老三正式出场,影片的节奏才逐渐慢下来,找到音乐般自然起落的叙事节奏。这可能是张艺谋过于在意后面的情节进度,直奔两个人的爱情而去,一度顾此失彼。

  张艺谋终于显现出他对影片情感控制的把握,并找到了一张一弛的节奏感。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抓住一个情绪点,就极力渲染,把它完全释放干净,而是像一个吝啬的守财奴,把每一个情感节点,统统装进他总体抒情的皮囊里,让它们抑制、发酵,等待最后的升华时刻。

  应当说,影片有几处情感节点,可以转化为情感催泪弹,比如,老三因白血病住院,静秋打算夜间陪护,遭到护士的驱逐,望着大门外静秋孤单的背影,老三流下了眼泪;再比如两个人的恋情被静秋的母亲发现,老三承诺自己会等下去,临走前请求为静秋受伤的脚重新做一次包扎。以上场景,都是敞开的情感出口,但张艺谋不想赚取观众廉价的眼泪,他深知,假如每到一处就宣泄不止,像祥林嫂见一个人就哭诉,那将会减弱影片最后的爆发力。越抑制越可能接近情感的极致,这极致不是因为情节的离奇和特殊,而是缘于它蓄势待发的选择。影片结尾,静秋终于赶上了老三弥留的时刻,她称呼着自己的名字,期待着对方的反应,她看见房顶上贴着两个人的合影,老三的眼角流下一行清泪。

  在那个拒绝拥抱的年代,我们的主人公用距离的美,照样诠释了什么是爱情。影片曾出现时代爱情标志性的一幕:两个人站在河的两岸,他们伸出自己的双臂,在空中各自画了一个圆圈,表示一个亲切的拥抱。他们用空空的、东方写意画似的肢体语言,表达了生命中最具密度的相拥相偎。

  □主笔/李保平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