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珊
据说,中年人张艺谋渴望返璞归真,寻找久违的纯真,于是有了电影《山楂树之恋》。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女主角出身于黑五类家庭,漂亮青涩、楚楚可怜;男主角则为高干子弟,英俊爽朗、爱得无私,女主人公一遭遇困难,他就挺身而出。
长长的镜头里,他小心翼翼牵起她的手,轻吻她的脸庞;漫漫长夜男女共处一室,他幸福而忧伤地凝望着她,自觉维护她作为处女的完整。此后他默默消失,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才再度相逢,在她决堤的泪水中,死于白血病……
看起来,电影似乎想要歌颂某种安放于青春的爱情理想——尽管它未经考验便充满信念,它裹挟着那么新奇强烈的心动及美好体验,让人幻觉,这彰显出的美好人性,就是永恒的真实。
不幸的是,这份纯真并不久违。它似乎频繁地现身在近十年来泛滥成灾而经久不衰的韩剧之中。不同的只是,“纯爱”故事被移植到打了折扣的“文革”时代——这场作为背景的集体记忆被打上了强劲柔光,越发遥远,越发朦胧,直让人怀疑,影片是把“纯真”本土化,还是把本土“纯真”化?
在原著小说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一见钟情, 但一开始心里便充满了阶级斗争,脑子里的那双眼睛告诉她,他并不符合无产阶级的审美观;她体验着爱情,《白毛女》提供的阶级与性别关系结构同时出现,使她“左右互搏”,产生自我冲突,怀疑他的好不过是纨绔公子捕寻猎物的诱饵。而这些人物的时代印记,在电影中被抹去了。
当然,时代的压抑,或多或少呈现其中。母亲对女儿反复叮嘱,一失足成千恨,却谁也不敢明言失足的具体内容;堕胎后的女友一脸前程尽毁破罐破摔的神色,周围大妈们的指指点点,眼神里那种藏藏掖掖又理直气壮的道德审判,让人感叹,对女性最强有力的压迫,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自我压迫!民族在解放、阶级在斗争,女性的痛苦却仍坚如磐石,让人不禁想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
尽管如此,那个早熟坚强、个性丰富的女孩,在电影中变得瘦弱、忧伤、贫瘠、缺乏主见,却在各种光影烘托、音乐渲染、男人爱的目光中,绽放出她的美。男主角谨小慎微,当他一步步朝她的身体靠近,特写中的女孩颤颤巍巍,瑟瑟发抖,被渲染得让人无比爱怜。在这个意义上,“文革性压抑”被展示被披露,同时又摇身化为美与纯洁的源泉。
电影虽然抹去人物的时代印记,从容大的政治背景中剥离出来,聚焦于爱情场域中的个体。然而,对压抑之中的女性进行审美,便暗示着另一种对于时代的书写。 “那时候的人脸上总是有很多纯真、很多干净和单纯。”张艺谋明显带着怀旧。这种情怀并不为他所独有。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让人怀念的过去是批判现实的依据,是丑恶现实的另一端;对于某些人来说,怀旧是拥有了“成功”人生之后确认青春补偿青春的一种方式;对于某些人来说,怀旧不过是消费的时尚。可无论记忆里的香气多么芬芳,那种单纯和干净,与自由的匮乏始终是硬币的两面,那种统一的道德理想也始终与专制的暴力同体共生。《山楂树之恋》是关于春青的故事。青春叙述构成文革记忆的重要镜像。80年代,知青一代讲述青春无悔,连接的仍是关于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宏大叙事;90年代,“青春”开始从历史叙述中索取自我与个人经验,《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文革便是一段边缘而恍惚的青春。如果说,《阳光》里那些青春的快意、无奈与残酷始终与高音喇叭、保尔· 柯察金等主流记忆交织在一起,制造着时代的痛感,那么,《山楂树》的青春则沿着个人叙述的轨道远远滑去。它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它温和地撩拨着历史,却消解了压抑和苦闷,为怀旧平添凄美的感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