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得奖不过是一个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13:55  深圳商报

  丁 炜

  虽然江阴不差钱,豪掷5500万元举办了堪称史上最贵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但门庭冷落人渐稀的电影节却实在对不住承办方的真金白银。

  从金鸡和百花混合到一块办,再到一年一届改为二年一届,甭管主办方再怎么使劲吆喝,都难以改变电影节乏人问津的尴尬处境。如果要问现在的金鸡百花电影节还有什么能够刺激大伙神经的,估计也就那些大腕明星和八卦噱头了。因为没有谁会把心思放在哪个影片哪个演员得奖上,因为大伙潜意识里早已把电影节当成了一次明星Party和娱乐晚会。如冯小刚所言“得奖不过是一个游戏”,既然是游戏自然没人会放在心上。

  电影节不受待见,最大的原因就是评比作品的“过去式”和严重“缺星症”。今年电影节还未开始,其公布的各个提名奖项就已经让观众胃口掉半,电影节走的仍是老路,影片要么是炒过气的剩饭,要么是炒观众看都没看过的冷饭,而所谓的评委专家更是难见重量级,这对于频繁穿梭于国际电影节的大家们自然难有吸引力。电影娱乐是快餐文化,要的是时令新鲜。如果电影节电影仍然走不出评比的“过去式”操作思路,就难以对一线影人形成诱惑。而参展单元的作品新鲜程度不高,同样让寄希望借势宣传新片的剧组和明星没了参与的兴趣。

  而对于最能提振人气的明星大腕,电影节更是捉襟见肘,老的老新的新或是半新不旧的不过充充数而已,难怪有人戏谑说“明星是不是二三线,看看电影节就明白了”,这话虽然损了点,但也不无道理。就金鸡那点含金量,去忽悠新人还行,对于有点影响力的导演和演员早就没什么诱惑力了。纵观世界上一些有影响力的电影节,无疑都是新片票房的助推力,也是电影节集聚人气的有效途径,但金鸡百花显然没把这些放在眼中,人家玩的是“艺术性”。

  年年岁岁花相似,颁奖就颁“双黄蛋”。金鸡盛产“双黄蛋”,这个备受观众和媒体诟病的做法似乎成了电影节的铁律,以前有这届同样还有,若是哪届出不了独黄蛋倒是件稀奇事了。一直以来,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评奖都是“大锅饭”的皆大欢喜,金鸡百花奖组委会早已练就了一双“和稀泥”的巧手,其评定标准和选片方式也备受质疑。

  电影怎么样?以前的金鸡百花奖是老百姓说了算,而现在却成了专家评委们的意见,作为电影受众最广的老百姓没了影片好坏的发言权,总是一味的“被代表”,电影节越来越不能代表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自然越来越对它提不起兴趣。电影评奖不是共产主义搞平均分配,关键要评出争议评出争鸣,那样作为艺术的电影才能长青,电影节才会做大做强。

  鸡肋,或者残花?这是个问题,一个关乎电影节生存和出路的问题,若不求变不敢变,那样的话老百姓估计最后连可惜的劲都没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