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日前,随着一篇名为《4家企业向河南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的新闻热传,河南省剧协主席、豫剧二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树建的一句话引起社会关注。李树建说:“卢书记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以泪洗面。”在一片质疑中,“以泪洗面”走红网络。
以泪洗面,按辞书的解释是“拿眼泪来洗脸,形容极度忧伤悲痛,终日流泪”。这个词用来表达感恩似乎用错了地方。当然,很少有人会相信李树建真的会天天“以泪洗面”,不过,去掉其中夸饰的成分,这种激动和泪水背后,倒是“极度忧伤悲痛”地反映了一些传统戏曲从业者窘迫的生存困境。李树建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做过22年的团长,以前的工资水平很低,在6、7年前,团里全年人均工资才5320元,作为团长,他“经常像个乞丐一样出去找企业拉赞助”。
传统艺术从业者本应该和其他行业一样“诚实劳动,体面生活”,他们本不应该为感恩而激动不已,也不应该为穷困而泪流满面。在“以泪洗面”事件的背后,或许更值得继续追问:谁能让传统的戏曲从业者不再因接受救济而“激动”,谁来擦去剧团团长脸上的泪水?
文化事业不可能长期依靠捐赠有尊严地活着,政府也不可能天天帮忙拉赞助。剧团要生存,关键还是看自己有无直面市场的勇气,有无面对大众需求而做出调整的生存智慧。这也是一直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不能不说的是,在李树建所在的河南豫剧二团穷困潦倒之时,有很多豫剧团体活得颇为滋润。很多剧团通过送戏下乡、长年巡演,既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也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而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通过戏迷擂台赛,将传统戏剧和大众互动了起来,火爆一时。
在其他行业,传统艺人生存的窘迫与市场化演出的兴盛,处处都存在鲜明的落差。近年来,如德云社等一些市场化演出机构,把相声界折腾得风生水起。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也曾轰动京城。这说明,传统曲艺并非没有生命力和市场,传统艺术团体也并非没有生存空间。
选择面向市场和观众,生存将不再是问题,虽有挑战,前途却一片光明。如果仍然寄托在体制的身上,靠政府救济才能存在下去的剧团,也难以创作出真正令大众认可的优秀作品。莎士比亚只会在剧院中和演出市场中诞生,而不会从办公室里走出来。
最近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产业也被列为支柱产业。对各级政府来说,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在“政府拨款养人,民众看不到演出,剧团日子也不好过”的模式,无疑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文化产业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如今出版社从地方到中央都已经“下海”了,曲艺团体为何不能?
“以泪洗面”,无论是错位的“感恩”,还是真的生存困难,都不是好事。谁能擦去这看起来令人同情的泪水?只能是自己。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有多少人都在走着市场之路,干嘛还宁愿“以泪洗面”而不愿意走向外面的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