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祁首杨 撰文/许涯男 摄影/张悦(Zack Image) 助理/仲峤 张萌
姜文的第四部电影《让子弹飞》刚放了三两次试映场,令人肉麻之至的溢美之词就已铺天盖地包满了网络。何止是肉麻,简直是崇拜、跪拜、一步一拜,男的恨不得为他提鞋,女的恨不得给他做妾,其中不乏有头有脸有才有貌者。此现象说夸张点儿就是八个字:子弹飞了,高潮到了。男的女的所有的,还真都被一部电影搞得high了去了?说实话有点儿过了,同时足见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真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捧杀姜文与棒杀姜文实乃剑之双刃,“捧”与“棒”长得挺像的,足见迷惑性之强。反倒是姜老大本人这次比谁都清醒,连连摇头说自己压根儿就没想放进去什么隐喻明喻神的玄的,不过是下足了工夫让自己高兴也让观众高兴,玩儿呗!“让子弹飞一会儿”,他在片中吹吹枪口无比轻松地说。真放不下的,反倒不是当事人,怪哉!
神龛也好,鬼符也罢,姜老大都已将它们射得烟消云散,换一片风轻云淡。他带着点痞劲儿、混着点娇气,向《精品》的记者形容他就快要到48岁本命年的心态,“放松一下嘛,easy一下嘛。我年轻的时候可能希望‘嗖’一声就进去了,但现在希望给点过程……给点过程。”哎我说,这话听着怎么就那么带颜色呢?
“我不爱看那种闲散的电影,我看不懂!”
记者(以下简称记):四川老作家马识途的原著《盗官记》说的是30年代土匪买官的事儿,到了你这儿,给往前改到北洋时期了。
姜文(以下简称姜):我觉得北洋可以做一个大的舞台,像美国人拍西部片一样。北洋时期很有意思,华洋混杂,思想解放,包括刚脱离封建统治后人们那种疯狂兴奋的状态。所以五四就是在那个时期出来的,鲁迅也是那个时候出来的。原小说有点报私仇,但我不太喜欢表现报私仇,所以就把时间往前推了一点,整个社会的动荡感更强一点。另外,一说到土匪,大家伙儿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是个贬义词,但在那个年头,他们的成分其实很有意思。我为此看了一些书,有本书还是人家法国人专门研究咱中国土匪的调查。其实土匪里面有很多医生,各行各业都有,当然很多是从过军的人,因为毕竟还是需要点职业素养,掏枪啊,打仗啊,没有一点军事背景恐怕比较难办。
记:《让子弹飞》可能是中国电影史上速度最快的电影了,一刻不得闲,据说有4000多个镜头?
姜:有!这不是这一部片子的特点,我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到《太阳照常升起》,节奏都非常快,都是三四千、四五千个镜头。其实《让子弹飞》我觉得可能还没有《太阳》快呢。
记:还听说,《让子弹飞》的完整版足足有三个多小时?
姜:初剪出来肯定特长,但那不是定稿。其实我每次都跟述平(编剧)说咱这次拍一个闲散的,他就摇摇头说不可能,说你真拍不了。为什么?因为你每次都弄得信息量无比大,而且你还不放过每一个人物、每一件小事,人家拿你这些都能拍八个电影了!单拍黄四郎(周润发)的镜头就是一个电影,单拍老汤(葛优)又是一个电影,单拍张牧之(姜文)又是一个电影,单拍老三也是个电影!到你这儿全装一块儿了,这就是你的风格。
这可能跟我的爱好有关系,我不爱看那种闲散的电影,我看不懂!反而容易看累着了。反倒是信息量大的,比如像昆汀的电影、斯科塞斯的电影,我看着提神儿!真要是让我看一个武侠片,就那么点事儿,我早知道结尾怎么样了,我就困了,我就真看不懂了——他俩为什么在那儿打架?打这么长时间算怎么回事儿啊?再一个,跟我学戏剧的背景有关系,你看哪个经典戏剧是稀汤寡水的?它起码都会有好几个演员,甚至十几个演员,而且每个演员身上都有戏。你就说莎士比亚吧,说实在的,我觉得好多人排得都不对啊,排那么长,其实不需要那么长,也就俩小时,最多两个半小时就够了。它的节奏应该是很快的,那些人物的脑瓜子都倍儿聪明,他们的说话和反应都应该非常快。将来有工夫我就排一部,我就按电影的节奏排,你看了可能会觉得更好看。他们现在弄得都哼哼唧唧了,所以大伙儿有点怵。
“电影总不能全拍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吧?得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
记:电影里的土匪们穿得都挺飒的,甚至还听上了莫扎特……你是不是把你个人的某些情趣放到这帮爷们儿身上了?
姜:人物喜爱的东西,不一定是我喜爱的东西。其实好多土匪喜欢戴表,喜欢别钢笔,尤其喜欢戴眼镜,可能觉得比较时髦,有点像现在那些玩时尚的吧,乱七八糟,越没文化越戴眼镜(笑)。所以老六、老七,包括我自己(张牧之)在内,就经常戴眼镜。好东西恨不得全招呼上。(爱)好音乐,(爱)好艺术,(爱)好看戏。这些其实都是匪性的一部分。真实的土匪其实更夸张,他们甚至把从洋人那儿劫来的胸罩、内衣外穿!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干嘛使的!但片子里我没这么弄,我怕人家看完反倒说我故意搞笑了。
记:我注意到片子里有个生僻词儿——介错人,就是引罪自戮还得找个哥们儿给上最后一刀,将头砍下。我是经过一番百度才明白这个生猛的词儿是从日本传过来的,主要用在剖腹仪式上。你是怎么想到在那么密集的桥段里还插上这么一个邪典的?不担心观众根本领会不到甚至记都没记住?
姜:你要是稍加留意就能知道,北洋时期,所谓真正的大开放,包括很多西方的概念,大部分都是经过日本传入中国的,因为他们比我们开放得早。包括我们读的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都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它是中转站。而且中国人学军事,大部分都到日本去学,包括蒋介石、张群这些人,周恩来也去过日本。剩下极为个别的一批人去德国学军事,后来也有去美国学的。
再比如黄埔军校虽然靠的是苏联提供的资金,但造型是日本的,蒋介石在人家那儿可能受了影响。当然追到根儿上,日本那套活儿是从德国来的,比如肩章的戴法儿就是德式的。再比如北洋时期的军阀拍照时都攥着一把刀,刀的造型也是东洋风格的。其实东洋很多东西是从咱老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再传过来拿着也比较顺手(笑)。
再说介错人这个事,你说蒋介石那把中正剑是干嘛使的?就是为了自裁用的,不成功便成仁,就拿这个把自己弄死。国军军官全发这把剑。所以大部分军人其实是知道介错人这件事儿的,有一部分观众可能不知道,但电影总不能全拍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吧?得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