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也要放得下。近日,郭德纲弟子曹云金与青海卫视某制片人“肢体接触”之后,终于道歉了。曹云金近来势头不错,又是主持节目,又是出演话剧,在话剧《分手大师》中饰演男主角,相当有范儿。但做人不能太分裂,台上拿得起,能够胜任自己的角色;台下放不下,还当自己是闪耀的中心。想起郭德纲在病榻之上的反思,两个字:膨胀。“徒弟们不膨胀不会出走,我要是不膨胀也不会闹出这场风波”,拒绝膨胀,师傅已经了然,接下来就看弟子了。不光要道歉,对错误的认识,更需入心。
话剧《分手大师》前晚开始第二轮演出。曹云金应该体悟一下这部戏的“拿得起”和“放得下”。
先说放得下。从首轮演出来看,两个多小时的戏,现场笑声的频率,很像是小品《不差钱》的现场和曾经的周某人的海派清口现场。剧中的很多台词,比方“你快收了神通,现出原形”、“我是一个剽悍的女人(女生用男声)”等等,具有成为“熟句”的潜质。
当下,假话剧之名、行小品之实,刻意点观众笑穴的作品,已经成为近几年话剧舞台的常态。等从剧场走出来,话剧的面目立马模糊,只剩下几个挠痒痒的段子。《分手大师》的娱乐大众,是建立在娴熟的叙事之上的,而非其他喜剧话剧惯常所做的那样,满舞台都是段子集锦。有人称其具有电影的结构,这并不奇怪,监制兼编剧俞白眉同学正是一位在影视圈打拼多年的成熟编剧。彼处之传统,此处之鲜花,具有移花接木之效。
除了结构上“拿得起”,在立意上也不俗。表面上看,《分手大师》是一部宣传“大师”的话剧,实则是一部反大师的话剧。戏中的大师们,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他们在现实中的同类,活跃于各种电视讲坛之上,唾沫星子横飞地播讲着似是而非的所谓学问,不过是各类帮闲,可劲儿捞钱。他们的学问,不像学问,更像故事会。
娱乐的能力、娴熟的叙事加上对现实的批判,让这部戏具有了某些不错的特质。大凡好戏,基本上都这个套路,既拿得起,又放得下。
□艾国永(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