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众日报:单口相声演员方清平能上兔年春晚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6日12:12  大众网-大众日报

  逄春阶

  兔年春晚据说有新面孔。比如光着膀子唱《春天里》的旭日阳刚,比如《山楂树之恋》里的周冬雨窦骁,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黄海波海清,比如从郭德纲德云社里杀出来的李菁、何云伟,还有影视演员李小冉,据说要跟邵峰演小品《午夜电话亭》等等。但我真盼望单口相声演员方清平能上春晚。

  认识方清平,是在去年CCTV相声大赛上,40岁、圆脸、大眼、光头锃亮,以一段单口相声《幸福童年》获得专业组第二名的,就是他。方清平不苟言笑,蔫头蔫脑,絮絮叨叨,标准的冷幽默。拿自己调侃,嘲讽的是呆板的教育模式,幸福童年不幸福。且看一段:上小学“课间休息实在没的玩了,班长组织我们搞竞赛,看谁能把脑袋钻课桌里,我还挺争气,钻进去了。可我头大,拔不出来了。把我爸爸找来,带我去医院,传达室老师不让出去,说这桌子是公共财产,得摘下来才能去。我爸爸说,要能摘下来,还去医院干吗呀?交了押金才让走。顶一桌子往家走,回头率百分百……我们有一街坊是木匠,说把桌子锯了,我忍着疼说,别价,学校扣着押金呢。我爸说‘戴’一桌子也挺好,下雨淋不着……顶了三天,人瘦了一圈儿,最后拔出来了……”憨态可掬,绷着脸子,语速平缓,15分钟表演,下边的观众都笑出了泪,包括电视机前的我。

  看方清平表演,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马三立。马老干瘦干瘦,就那么一个老头儿,矗在那儿,还没张嘴,单那僵硬的样子,就惹人笑。观众笑声甫歇,你、马老嘴一张,啰里啰嗦,颠三倒四,虽然连一句话都说不利落,但瞬间就把观众带到一个非常生活化的情景里去。抖“包袱”抖得不紧不慢,而“包袱”也都是司空见惯的小细节,这个小细节突然被他的嘴皮子一“点”,就能乐翻天。那叫功夫。

  现在的好多相声,让人笑不起来。演员上了台,一是背诵网络上或手机短信上的过气段子,有些段子还黄不拉唧的;二是互相糟蹋,你糟蹋我,我糟蹋你,或拿着别人的祖宗说事儿;三是互相吹捧,既肉麻,又倒胃口;四是拙劣的模仿,唱不像唱,说不像说,缺乏起码的“说学逗唱”基本功。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在京剧上是有一定造诣的,他是先学的京剧,后来因为酷爱相声才改了行,所以,他说相声时,一开口唱京剧,就有板有眼,是那个味儿。现在的相声演员在唱的时候,是单纯为唱而唱,听起来是“两张皮”,因为“糅得不够”。相声演员是杂家,要糅进多种艺术的味道,才能酿造出自己的味道。听着是白开水,那能叫相声吗?

  高水平的相声演员,善于垫话,就是看似随意地说一些和内容有衔接的表白,这是为了窥伺观众情绪,引导观众入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现在的演员,也垫话,但是乱说,胡说,甚至专门瞅着裤腰带一下说。相声演员在场上的垫话,其实是“闲话”,看上去“闲”,其实是黏合剂,这个闲,是一种大艺术家的从容,是靠“忙”来得到的。我们现在有些相声演员也忙,忙着发财,诱惑太多,浮躁气重。

  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闭门造车,热衷于从网络上“体验生活”,怎么能出精品?方清平是厚积薄发,他的《幸福童年》在脑子里磨了一年,他真能磨。他说,现在观众笑点高了,很难被逗乐,让相声创作者确实感到难度很大,不过,其实仔细观察,观众能发笑的还是让他们感觉比较真实的东西。

  至今我记得过去春晚上的一些相声名段子。比如1983年马季喊出“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比如1988年牛群在相声《巧立名目》中的一句台词“领导,冒号”,是至今让人称道的讽刺官僚主义的经典。可是,这二十年,出过什么经典相声,春晚上除了《鸡年说鸡》《牛年说牛》《马年说马》,还能说什么?相声演员的智商难道只会说十二属相吗?

  经典段子能流传下来,往往是带刺的,也就是讽刺社会的丑恶现象。闭着眼睛,不看现实,或者仅仅看到生活的假象,就开口廉价地赞颂,这能让观众喜欢吗?现实可讽刺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就看你敢不敢讽刺,会不会讽刺,有没有能力讽刺。相声演员拿不起讽刺的武器,就没有锋芒,没有力量,就没出息。

  方清平这样的演员不上春晚,可惜!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