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晨报:春晚就该接接地气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0日10:10  北京晨报

  2011年央视春晚几天后就将与广大观众见面,观众对春晚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1983年,中央电视台偶然举办了一台春节联欢晚会,自此,“春晚”就成了央视每年三十必上的一道“文化大餐”。 逐年来,它的含义也越加厚重。而各大卫视晚会、网络春晚等五花八门的晚会的轮番上阵之时,央视春晚又如何保持它“不可动摇”的地位呢?

  春晚年年都在办,口碑却似乎越来越让人担忧。在文艺节目迅速发展,观众的口味更加挑剔,喜好也更加差异化的环境下,央视春晚5个小时的节目又如何来符合中国十几亿人的胃口呢?

  赵本山潘长江黄宏郭达蔡明宋丹丹这些小品大腕因春晚而走红,而春晚也在依靠腕儿们撑台面儿。一连几年的小品王赵本山都是春晚零点的“硬菜”,但是大餐吃多了也会腻,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呼唤,“春晚再多点新鲜面孔吧”。

  2010年9月央视三套开播《我要上春晚》,为兔年春晚选拔优秀的民间节目。央视春晚也开始接纳草根演员,先是通过网友选出来的农民工歌手旭日阳刚,再是春晚总导演钦点的西单女孩、民工街舞团和呼啦圈女王金琳琳,四家草根艺人直通央视春晚。

  兔年央视也开始在网络上做文章,首次举办网络春晚。虽然这届网络春晚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作是“并不看好”的一届,但今年央视在春晚的创新上也算是大刀阔斧的了。

  央视春晚规矩多,制作者们如何在条条框框中突破,确实是件难事儿。“地铁歌手”、“民工舞团”算是近些年来春晚最大胆的一步,而这一步不管迈得如何,总算还是迈出去了。为了除夕夜的“霸主地位”春晚确实该开始试着放下身段,接接地气儿,毕竟口碑如何还是十几亿人民说了算。解辰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