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安/文
动画电影的译名缀上“总动员”,三个字本是皮克斯的惯例。在皮克斯作品优异品质的示范性作用之下,已有不少的国产动画率先在片名上加入“总动员“的行列与国际接轨。
《熊猫总动员》是一部合拍电影,在合拍的层级和深度上有着较大的突破。投资3.5亿元人民币对迪斯尼和梦工厂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部中欧通力合作的动画电影来说已属空前大制作,自觉或不自觉的,便被置于叫板好莱坞的境遇之中,尤其面对《功夫熊猫》珠玉在前,两只“熊猫”的较量,背后实则暗含着两种文化理念与产业模式的竞争。伴随国际交流与合作制片的进一步加深,在中、欧资本的多方诉求与理念的几经磨合之下,《熊猫总动员》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混血”风貌,或许昭示着国产动画发展的某种路径。
资本的源头指向市场的方向,兼顾中国与欧洲不同区域观众或有差异的欣赏习惯是《熊猫总动员》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与会功夫的“阿宝”相比,从一出生开始就肩负着家族复兴重任的潘迪体态要苗条得多,在造型上有意融合了中西方观众的口味。据说,这只熊猫最初的造型出自一名中国画师之手,随着项目在欧洲几经辗转,也自然被改造和包装上了几分“洋气”。湛蓝色的眼睛、像聪明毛似的一缕莫西干发型,使得这只熊猫在憨态可掬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时尚气息和活泼可爱的劲头儿。这一造型,或许与国人的固有想象有一定差异,但力图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取得更好平衡的努力分明得见。而影片中不时出现的一抹青山、一汪绿水、半透明地氤氲开来,颇得中国水墨动画的意境。
影片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了迪士尼路数,而且是非常经典和传统的路数,对于自信、勇气和爱的标榜,英雄成长的主题,与时俱进的环保话题,以及适度的幽默元素运用,使得影片的整体素质合乎标准。仍以《功夫熊猫》作对比,《功夫熊猫》让大众想象中体态丰满、行动迟缓的熊猫去耍功夫,这种天资条件与行为动作的强烈反差,使得影片天然地具有了突出的喜剧意味,在创意的原点上遥遥领先。《熊猫总动员》的主人公潘迪还是显得太乖孩子了,反倒那个作为素食主义者的小豹子富勇身上,充斥着更多反常规的乐趣。
《熊猫总动员》在技术上的最大卖点,即全球首部手绘3D电影,也可谓是迂回迎击好莱坞技术高点、采取特色和差异求存的别出心裁的一招儿。不同于好莱坞所盛行的CGI制作的3D动画,这种方式并不以真实取胜,以细节的精致入微、毛发的丝毫毕现等指标来标榜,而追求一种更具个性化风格的3D体验。多达十几层的分层制作,使得影片的3D空间感尤为突出。
欧洲画风的中国风情点染,迪±尼风格的复古演绎,特色技术的巧妙迂回,方方面面的作用力下,《熊猫总动员》呈现出“混血”风貌。而作为一部合拍动画电影,尝试改变初级的代工模式,转而参与资本和版权的高端合作,从而提升创意环节的掌控力,《熊猫总动员》对于中国动画电影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产业探索方面。
《熊猫总动员》用什么挑战《功夫熊猫》
国际合作模式
据了解,《熊猫总动员》结集了来自美国、西班牙、比利时、德国等多个国际顶尖的制作团队,这让影片的制作水准有了保证。在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金德龙看来,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是把当前最先进的3D技术与我国的水墨写意艺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无疑开辟出一条让中国的传统艺术通过电影走向西方电影市场的新渠道。这种跨国界合作也有利于更多的国产动漫作品走向国际市场,具备国际竞争力。
我们国家的动画影片有很好的观众基础,以前也曾制作出非常优秀的美术动画片,比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电影属于创意产业,在创作方面贵在出新,在当前电影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的背景下,《熊猫总动员》的这种尝试值得肯定。从现在看到的电影片段中不难发现,这部被称为“首部手绘3D动画影片”中的形象都很可爱,小主人公潘迪和潘妮善良勇敢,其他小动物往往几个小动作就让他们的性格活灵活现。特别是有那么强大的配音阵容,再加之精彩的台词,对小观众们来说,这部影片是最好的过年礼物。
最近几年,我国的动漫产业迎来很好的发展契机。比如已经很成功的《喜洋洋与灰太郎》等让很多动漫企业看到了国产动画影片的市场潜力。其实动画影片的资金回收渠道很多,特别是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熊猫总动员》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尝试,比如他们与卡酷频道合作开发相关形象版权市场,以及与中国邮政合作,推出的“熊猫潘迪大邮包”等,这都值得业界借鉴。特别是后者,这种跨界合作有利于强强联手,扩大动漫产品的盈利空间和影响力。
多国合作的典范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认为,《熊猫总动员》有以下几个亮点:首先是来自多个国家的合作方联合手打造原创剧本;第二,采取世界领先的手绘3D技术,成功将二维转为三维;第三,一部合拍影片实现了多国合作。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际合作,提升本国影片质量,发展和壮大备自的电影产业。在中国,多国合作的模式在运作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和障碍,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国际水准的项目。《熊猫总动员》将中外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比如在主角熊猫潘迪的形象设计上大胆的使用了国际化的思维,眼睛是偏蓝色的,发型也很有“国际宝宝的模样”;在叙事上也与国际动画片同步,紧凑明快。但其整体艺术风格,包括主要形象的性格特点、画面质感等都是中国特色的。
《熊猫总动员》集合多国优势资源,是优选法的结果。它吸取了各方精华,包括技术、智慧、人力与财力,这是今后合拍动画电影的个发展方向。一部好的影片,单靠某一个国家释放的能量是有限的,将各个国家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释放的能量将不可限量。而且这种多国合作模式除了对于影片质量有所保障之外,也能够保证影片的国际市场,为中国动画电影走向国际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
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发展非常迅速,但与欧美地的发达国家和日本相比,我们的动画电影仍有很大差距。《熊猫总动员》对于中国水墨画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将中国文化的精粹自然地融于其中,这对于今后中外合拍动画电影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手绘3D效果世界首创
电影局副局长毛羽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在比利时的比利影像工作室参观了《熊猫总动员》的后期制作。在距离巴塞罗那百公里外的比利时列日小镇近郊的一座古堡中,比利数字影像工作室的两位主人——乌多弟兄俩很热情地接待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电影人。后期制作合成是他们公司的特长,弟弟迈克·乌多(Mr. Marc Ume)主要负责艺术方面:哥哥萨杰乌多(Mr. Serqe Ume)主要在后期制作,自己发展软件技术,如果制作过程出现新的问题,他来负责修改或者编新的程序技术方面。
虽然他们的工作室规模不大,但这弟兄俩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很让我们感动,其实他们在技术领域已经非常知名,其代表作《凯尔经的秘密》(The Secret of Kells)曾获第八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他们100多人的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进行《熊猫总动员》的后期制作,并为此专门研发了用于手绘3D制作的应用软件。我们在比利时的时候已经是2010年12月下旬,影片的3D特效已经基本完成,他们还安排我们提前观看了已完成合成的3D片段。与以往的动画影片相比,3D视效下的《熊猫总动员》的画面很有纵深感,特别是吸取了中国水墨写意的神韵,里面的熊猫和其他小动物,一举一动,形神具备,憨态可掬。记得圣诞节那天,乌多弟兄俩特意带我们一行到附近的镇子上感受当地的圣诞氛围,在到处都是一番“过年”的情景里,我心里在想,在我们的春节期间,孩子们看到《熊猫总动员》该多么开心。
这部影片让我对国产动画影片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包括这部影片的运作模式,比如联手国外顶尖的制作团队来打造国产动画影片,这本身就有利于在保证影片制作水准的前提下,让中国的元素走向国际市场。我还记得参观完比利影像工作室后,乔治弟兄俩还带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其他电影企业,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欢迎。这说明中国电影在海外已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中国电影企业与海外电影界的合作有广泛的基础。
3D效果是最大的看点
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后期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建雄表示,《熊猫总动员》是世界首部手绘3D动画片。手绘3D的基础是手绘,即中国的水墨画,然后再用3D表现。这种手绘3D主要表现的是画面的纵深感,而不是人物的立体感。这恰恰体现了水墨画的风格。水墨画的特点在于写意,它勾勒的线条本来就比较粗犷,我们不可能用水墨画的方式将一只熊猫画成圆润的、立体的,像《狮子王》那样将一根根毛发都清晰地描绘出来。那样会流于对国外的模仿,而不是对民族遗产的继承和创新。
此外,手绘动画更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的可爱感,由于参与部分后期工作,我看过《熊猫总动员》的不少片段,两只胖乎乎的熊猫确实非常可爱,给人的感觉很柔和,不会像CGI3D做出的人物形象有些生硬。而且影片在背景处理和色彩搭配上都给人以很干净、很舒服、很赏心悦目的感觉。我想这可能由于水墨画的色彩与画面都更加柔和。美国动画的色彩会很浓烈、很炫,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强,《熊猫总动员》和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我们的特点在于含蓄。而且片中的背景做出了很虚幻的光影效果,正好可以烘托动画片里那种亦幻亦真的气氛,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现在的中国动画被欧美和日本冲击得太厉害了,中国自己风格的漫画基本没有。《熊猫总动员》这部片子正好给已经沉寂多年的中国美术动画开启了一条重造辉煌的探索之路。来源:综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