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沈阳日报:春晚应容许批评 质疑应需巧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11:55  沈阳日报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对兔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马东提出批评后,马东发表博文激烈回应,随后肖鹰通过媒体再激烈回应,使得“言战”日益升温,本报记者认为——

  央视兔年春晚已经结束,但关于它的种种话题依然延续,其中的热点集中于清华大学教授肖鹰与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马东之间打的“嘴仗”。本报记者认为,一方面,春晚进行了29年,不可能只有好评,这样太不真实,“春晚批评”应该有,因为春晚是文艺作品构成的,是文艺作品就会有文艺批评;另一方面,批评要掌握方式、方法,“巧妙地质疑是一个优秀批评家的重要特征。”

  “肖马嘴仗”的起因

  2月7日,肖鹰发表了题为《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的评论文章,文中点名对春晚导演马东提出批评。面对批评,马东专门开通博客发文《真人版“专家指导”——答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老师》,使得“战火”升级。近日,著名作家陆天明也参“战”,认为马东如此激烈回应“不大妥当”。

  肖鹰在文章中,对马东之前“我们一定会听到知识界精英这样那样的想法,严格来说,我们心里很坦然。说实话,春晚的收视主体不是他们”的说法,提出了强烈质疑——“多年以来,春晚导演们的‘重心’究竟是在‘取悦’还是在‘取笑’作为‘大部分人’的‘农民’?”

  双方言辞均过于激烈

  面对肖鹰文章,马东专门开通博客予以回应,文章中不乏“为您的学生们缴的那点不算便宜的学费泪流满面”、“劳驾您把明年春晚的节目也一并评论算了……给明年的导演们指一条有去无回的瞎道”等充满情绪的言辞。对于马东如此回应,肖鹰表示,“这篇文章的文字和文风,离我想象的马季先生的儿子应有的素养差距很大……”

  2月13日,肖鹰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准确讲,我对马东的批评不在于普遍舆论所展示的他和他的同事把春晚做糟了,而在于他强奸民意。他口口声声要以广大民众为‘取悦对象’但却简单否定网络民调表现的对此届春晚的不利评价。我质疑的是:你们所谓的广大民众在哪里?你们把4亿网民都排除了,还谈什么广大民众?”

  马东光火大可不必,肖教授应注意批评的巧妙性

  近日,著名编剧陆天明也在博客中发文,加入论战,认为马东如此强硬的回应不太妥当——“你谦和一些,人们会把更多的温暖给你,你越显示霸气,人们越要气气你”。“有一点原因……央视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春晚做过自我批评”。

  央视从1985年以后,真的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春晚做过自我批评?35岁以上的观众大体都记得1985年春晚“砸锅”了——由于在体育场举行,篇幅过长等种种原因。为此,央视派出几路记者收集批评意见并播出,体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

  众所周知,文艺批评是门学科。歌德曾说过,真正的文艺作品包含着自己的美学理论,并提出了让人们藉以判断其优劣的标准。也就是说,文艺作品和文艺批评是相生相灭的。文艺批评界还有句名言:“一个人的心灵隐藏在其作品中,批评却把它拉到亮处。”这都说明文艺批评的重要性。

  纵观近些年的文艺作品,包括春晚在内的若干相声、小品,讽刺的力度直线下降,甚至不敢讽刺,殊不知讽刺是构成文艺作品的生命要素之一,像当年马季的“宇宙牌香烟”那样的作品,现在哪里去找?

  以兔年春晚为例,相声《专家指导》讽刺性差远了,试想某“养生大师”号称弟子三万、能用后脚跟呼吸——这样容易出“包袱”的精彩素材,相声说得水水汤汤,简单糟蹋了好材料!

  况且,春晚是人民的春晚,是春节离人民最近的舞台,接受批评又有何碍呢,因此,马东不必为此事光火。

  而对于肖教授,想说的是,批评得确实有些太狠,文艺理论家洛詹尔有句话说得好:“巧妙地质疑是一个优秀批评家的重要特征。”

  本报主任记者李彤 见习记者张娇岩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