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热播剧《幸福来敲门》昨晚上演大结局,蒋雯丽和孙淳的“幸福”不光赢得了良好的收视,更感动无数观众。在一个主要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的爱情故事中,主人公的“超常”背负成为幸福的重要来源,对比当下,我们是否已经丢掉了追寻“幸福”的耐心和能力?
《幸福来敲门》带领观众回归单纯美好的上世纪80年代:凤凰单车、喇叭裤、大耳环、雪花膏、波浪头、缝纫机无不凝聚着几代人的记忆;蒋雯丽饰演年近40依旧漂亮时尚的大龄“剩女”,孙淳则是带着儿女和丈母娘艰难生活的鳏夫,两人偶然相遇、一见倾心,随后一段笑中带泪、令人唏嘘的“幸福”故事就此展开,他们不断经受着上司的觊觎、长辈的刁难、儿女的不解,但为了“幸福”,他们在所不惜甚至飞蛾扑火……
“幸福敲门”的含义莫过于此吧,作家严歌苓试图用超常规的付出和忍耐破解幸福的真谛,当江路(蒋雯丽)根本不计较宋宇生(孙淳)是拖油瓶还是得养活丈母娘、家里有没有电视冰箱、银行里有没有存款,爱情最本真的意义已被无限放大,对比今天动辄房、车、“小三”或存款数目,彼时的简单美好、至情至爱令人动容,“幸福”的本质也变得简单明了:没有担当和付出,没有忘我和挣扎,幸福如何来敲你的门?
剧中的人物状态让不少“80后”、“90后”们觉得“不可思议”,在物质被极度夸大到难以承载的地步(比如房价)之后,似乎《蜗居》那样游离的情感才是最真实的,否则就有矫饰的嫌疑。可是,上世纪80年代的爱情观的确如此,重拾过去对当下很有“意义”:时代飞速变化,但如果我们全都屈从于“物”而不是听从于“心”,即便富可敌国,也还是得不到幸福。《蜗居》里的海藻因物质牺牲爱情,之后呢?代价是否太大?
无论如何,《幸福来敲门》尽管不乏造作,但本质上是对真善美的由衷呼唤,更是对当下幸福观的一次咄咄逼问,当越来越多的人感慨自己连爱的能力都没了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知道真爱为何物,剧中两个“半路夫妻”、大龄男女则给我们结结实实上了一课——敢爱敢恨,何必计较那么多?比起房子车子票子,难道“真爱”真的微不足道了吗?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