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淳:演艺道路一波三折 方显迷失后的完美(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31日20:08  精品购物指南
孙淳 孙淳

  撰文、编辑/王晓晶

  有人形容孙淳——成名太早,红得太晚,演技太好,机遇太糙。孙淳大笑说这把他半生奋斗全总结了。在《走向共和》前,孙淳始终无法跨越一道迷墙,他混淆戏剧与现实,为寻找一个理想角色而迷失。如今年过五旬,早已走出那个虚拟世界的他说,红不红,真的无所谓。年轻时有大把精力,但得不到幸运女神眷顾;当他不再那么年轻,机会却扑面而来。孙淳说,如果每人都有一条被安排好的路,那,这就是他的路。

  人到中年被称“完美情人”挺高兴

  采访孙淳时,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刚在央视落幕,他和陈小艺主演的《说好不分手》又接档热播。相较遍地开花的青春偶像剧,这两部“中年偶像剧”被认为更有内涵和味道,孙淳也成了“文艺中年”和“师奶杀手”。

  记者(以下简称记):“文艺”是当下一个时髦词,也叫你赶上了。《幸福来敲门》和《说好不分手》播出后,“文艺中年”“师奶杀手”都是你的新称谓。

  孙淳(以下简称孙):当时一看这些称呼我就乐了。刚出道时,我总是演孩子,演被上级赏识的年轻人;岁月流逝,渐渐有了恋人;再随着物理年龄增长,我开始有了妻子和孩子……岁月在你身上留下的痕迹,由角色也能反映出来,谁都抗拒不了。但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到了中年依然被称为“完美情人”“师奶杀手”,我挺高兴,说明作为演员的魅力还在。

  记:观众的审美一直在变化,不只是年轻演员有市场,每个年龄段都有独特的魅力。

  孙:这脱离不了大文化。亚洲文化喜欢年轻的文化,偶像层出不穷;但在欧美,越老越吃香,特别是女演员,拿凯撒奖、奥斯卡衡量,大多是35~45岁间才会得奖,他们的审美认为女人到这个年龄最富有。

  记:所以这两部剧中的人物,以前你可能演不出来。

  孙:肯定演不出来。原来有个节目,把我刚毕业的照片拿出来,确实英俊,可要说味道的话,还是现在。年轻就是一股英气在,其他什么都没有;现在的照片承载的东西更多了,岁月的沉积在你脸上反映出来的质感,包括给人的联想,比年轻时丰富得多。

  虽然早就得了金鸡奖,但并不快乐

  孙淳的演艺道路一波三折。29岁,他一人主演三部电影,包括陈凯歌的《大阅兵》,但作品均未通过审查;32岁,为他带来第一座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杯的《死期临近》没能公映;直到令他释放表演能量的《走向共和》,由于种种原因被禁播。他经历了长时间的迷失。

  记:戏要岁月磨砺,人也一样。你经历过迷茫期?

  孙:其实从我做演员第一天起,就做好了准备,能不能成,不好说。如果非要用红不红定义的话,我的命运就是这样,注定红得太晚。

  1985年,我拍了三部电影,一部是陈凯歌的《大阅兵》,一部是我哥哥孙周导演的《军人的证明》,一部是陈凯歌的同班同学江海洋拍的《荒岛枪声》,但是碰到“反自由化”,三部作品在审查上均没有通过;

  1988年,当时电影圈子里还没有商业片这个概念,导演谢洪拍了一部带有商业色彩的电影《死期临近》,我饰演一个精神分裂的人,这片子给我带来第一座奖项: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每个院线预定300个拷贝,在当年已经很高了,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公映;

  第三次,《走向共和》,在播出平台上出了问题。你为那个角色所付出的一切劳动,都付之东流……但即便这样,为什么我还能屡败屡战?就是太热爱了,甚至是迷失。

  记:可是自从《走向共和》之后,你对自己有了认可。

  孙:对,1996年我就得了金鸡奖,我不快乐,没有一个作品让我作为孙淳这个演员得到满足。直到《走向共和》,因为这个人物向你走来时,你自己都不相信能演。在外形上,你一点都不像,你甚至要打破优势,接近这个臃肿的老人;在心智上,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但这个角色善于权术,从里到外都和我相差甚远。

  记:但你和袁世凯结下了缘。

  孙:对,有些演员一生当中可能要和某个历史人物结下一个缘,陈宝国结的是汉武大帝,唐国强结的是毛泽东,我结的这个人物缘,我都没有想到会是袁世凯。所以《走向共和》播出后,虽然作品命运不济,但是从那以后我变得很从容,我给自己交了一份答卷,这份答卷释放了我作为演员的能量。应该说我的心境开始发生转变就是从2003年以后,我不那么耿耿于怀了。

  曾对现实视而不见,只在乎虚拟生活

  很多时候,一个人必须走过那段路才能想明白那些事。曾经的孙淳混淆戏剧与现实,为虚拟世界纠结;当他看得清楚了,最好的年华又都溜走了。

  记:你“耿耿于怀”时是什么样子?

  孙:我很郁闷,总找不着一个能承载和释放我表演潜能的角色,非常纠结,很迷失……演员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现实当中的生活,一种是这个职业带来的另外一种虚拟生活。由于我痴迷,以至于混淆了现实和非现实,我对现实视而不见,只在乎那个虚拟的生活,就是为了获得哪个角色。还有比这种迷失更可笑的吗?

  记:现在看清楚了?

  孙:我太傻了,为什么要面对虚拟的角色放弃实实在在的生活,我有什么权利这样做?但人就是这样……

  记:得走过那段路才能想明白一些事。

  孙:可能我是一个凡夫俗子,我不属于那种引领风骚的人,引领风骚的人能预见很多事。比如姜文说可以为电影而生,不为电影而死;葛大爷也是这样,把生活和角色摆得清清楚楚。这些人是大师。我就是太迷失,使我丧失了很多东西……一提就会很感慨。

  记:想明白后,就变得从容多了。相比从前,你说现在更在意时间的长短、能否在表演路上一直走下去?

  孙:当我解决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问题,我变得很释然。以前在演戏过程中,我老是自己跟自己打架,老演不喜欢的角色,我总得对自己负责吧!可现在我不这么看了,职业是生活手段而不是目的,不管能否碰到好角色,都要享受孙淳自己的人生。

  记:不去纠结了。

  孙:对,有好作品来了就演。当然我现在有一种紧迫感,这个紧迫感就是你处在人生最好的时候,好角色来了要全力以赴。我经常在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我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机会;当我不那么年轻的时候,机会扑面而来。按理说我应该在这个岁数上享受生命给我的愉悦,我却还在自己的专业上连年奔波。

  记:这也是一种幸福,看你怎么协调。

  孙:是,纠结也纠结过了,忽略了生活也被忽略了,人是不能再走第二遍的。我只能这么讲,我要处理好这种关系,让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多一丝快乐。

  记:其实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生命轨迹,可能年轻时意识不到,随着年纪的增长,你会觉得好像这些人、这些事就是为你这样的人准备的。

  孙:对,你就得这么走,这就是你孙淳的路。

  记者手记

  孙淳痴迷表演在圈里是出了名的,采访中他一度哽咽,因为付出过太多代价。孙淳演戏有个标准——不滥接剧本,不演重复角色。但“袁世凯”是例外。在即将上映的电影《辛亥革命》中,孙淳再度演绎袁世凯,为此他又增肥,“毁了一下身体”,至今都不太好。他说:“我在电视上留下了一个难忘的作品,我一定要在电影上再留下一个作品,我的人生才完美。”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