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汇报:金像奖本土旗号还能扛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9日11:11  东方网-文汇报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前晚揭晓,以13项提名领跑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并没有带着徐克回归的光环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同时收入囊中——最佳影片大奖颁给了在内地只获得区区50万元票房的港产动作喜剧《打擂台》

  合拍大片和港产小片的平分秋色,使得这届金像奖和当下的香港电影一样,依旧没有脱离依赖内地资金、市场和保持港片精神、情怀的两难境地。

  有报道说,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吸引了两岸三地280多家媒体的400多名记者赴现场采访——在很多人看来,它的影响力早已不限于香港本土,而和金马奖、金鸡百花奖并称为华语电影界的三大奖项之一,并且是其中最能反映华语电影工业现状的奖项。

  但另一方面,无论是金像奖的前任主席文隽还是现任主席陈嘉上,都始终坚持香港电影金像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区域性奖项,而非华语电影盛典。该奖项的创始人、《电影双周刊》主编陈柏生也曾经这样回忆:“1981年11月,在一次《电影双周刊》的编务会议上,谈到每年搞的十大华语、外语片评选时,我问大家:我们可不可以搞大它?”当时正值香港电影鼎盛时期,通过表彰香港本土电影和电影人来扩大金像奖的影响力,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并且延续至今,成为传统;但在香港电影逐渐式微的今天,却也造成了其在选片范围上的左右为难。

  尴尬:不甘心,离不开

  在颁奖典礼上,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两位司仪用港味北京话模仿某些投资人的“搞笑”之语:可不可以收1.5亿票房?没问题。可不可以让我女朋友做女主角?没问题。可不可以让我另一个女朋友也做女主角?都没问题!

  这一段对白,与其说是在调侃香港电影人北上所遭遇的老板,不如说是繁华不再后的自嘲。对于日益蓬勃的内地电影市场,香港电影界正在陷入不甘心又离不开的尴尬境地。这些年,香港电影人北上之后所拍摄的一系列商业大片虽然叫座却并不叫好,但仍然可以得到金像奖评委的垂青;而金像奖始终标榜的本土味香港电影也逐渐有了内地资本的参与。

  从《投名状》《天水围的日与夜》、从《十月围城》到《打擂台》,金像奖所执念的“鼓励电影人多拍带有香港电影风格的戏,让香港电影的风格发扬光大”,变成了对日益减产的香港电影的阳光普照奖。在叫座的合拍大片和叫好的港味小片间的徘徊,其背后不是“香港制造”在质量上的每况愈下,而是其在产量上的先天不足。有数字显示,过去一年,香港地区只制作出了50多部影片。在北上浪潮的裹挟下,更多的人选择了向票房投降。

  未来:妥协或偏于一隅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华语电影越来越成为一面统一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无论是香港、台湾还是内地的电影人,都在为同一个华语电影市场作着贡献。在新娱乐频道为本届金像奖举行的论坛上,主持人林海就以《最强喜事》《新少林寺》为例,认为当下所谓香港电影和非香港电影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刘海波也指出,在整个大中华区电影生产和消费一体化趋势不可遏制的前提下,完全本土的香港电影几乎不可能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想依靠金像奖来唤起观众和电影人对香港本土电影的关注很可能无功而返。同样是在新娱乐频道举行的论坛上,香港导演吴思远将北上之后的香港电影人水准下降归咎于内地观众的观影心态:“只看大片,要大明星、大制作,导致一个剧组有四五个明星,每个明星都有六七个助手,而小电影则没有生存空间。”这恰恰证明了一点:不管主持人怎么调侃,都无法阻止香港电影人前赴后继为内地资本和票房打工,就连曾经要死守港岛的杜琪峰也在内地拍起了无枪战、无黑帮的《单身男女》,对投资人说起了“没问题”。

  可以预见未来保持传统宗旨的金像奖,要么向  “混血”香港电影妥协,和光同尘于日益泛滥的评奖活动中;要么继续寻找越来越不为人知的港产小片,心甘情愿偏于一隅。除此之外有无第三条道路?金像奖所标榜的本土旗号还能扛多久?这,是个问题。

  本报记者  邵岭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