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中,一部华语电影也没有被选入。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华语电影已经没落了?或是国际电影界对华语电影又有了另一个评选标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华语电影登上国际舞台,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无疑是得到欧洲几个大电影节,尤其是戛纳电影节的捧场。有许多的导演和明星也是由于影片在国外得奖后才在国内成名。张艺谋,陈凯歌等中国第5代导演不用说,台湾的侯孝贤,杨德昌,李安和蔡明亮,香港导演王家卫,杜琪峰也是这样。有一个时期,华语电影不断在电影节上获奖,两岸三地的导演和明星云集戛纳,彼此庆贺。
但曾几何时,风光不再,不单在国际上得奖的电影寥寥无几,甚至入选竞赛的作品也越来越少。去年,王小帅的《日照重庆》也是在最后一刻很勉强的被选入戛纳的竞赛单元。前年在戛纳电影节上有四部电影进入竞赛单元,分别由台湾的李安,国内的娄烨,香港的杜琪峰和马来西亚的蔡明亮执导,令人产生了一种华语电影达到了高峰的假象,结果这四部电影都平平无奇,蔡明亮的那部尤其是不知所云,华语电影至此已败象毕露。
很明显地,华语电影在国际上不再受到青睬与其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下面提出一些可能的因素。
1. 华语电影已失去了特色。不论是国内的农村和历史主题,或香港的武侠片警匪片的形式都不再能吸引人,观众已厌倦了题材的再三重复。此外中国社会越来越像西方世界,西方观众在观看中国电影时失去了那种猎奇感,早先对中国电影的好感也随之消失了。不单观众如此,连选片的人也如此,就以戛纳电影节为例,1980年代电影节的主持人和选片人都有点左派的倾向,对开发中的国家特别有好感,连带对中国电影也加以青睬,现在他们认为中国已经强大了,对中国电影已不需要于以优惠待遇。
2. 人才的青黄不接,老的一代已衰老,即使不是江郎才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青一代由于经历了重重挫折,变得更现实,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使他们失去锐气,思想凝滞,不断重复自己,并走上商业片的道路,这种现象甚至连第六代导演如贾樟柯,娄烨, 都不能避免。说得好听是保持一贯风格,实际已失去创新的能力。
3. 电影的产业化,使投资者只考虑到成本效益,对电影的艺术不再重视。国内的市场已足够大了,在开拍一部大片时已经计算好,在国内的票房收入已能保证收回成本,只要满足国内人的口味就好了,不再需要考虑国外市场。由于国内庞大的市场的吸引力,香港,台湾和海外的华人导演,纷纷来到中国大陆来拍戏,他们的创作因而也同样地受到一定的约束。由于这些原因,片子的质量越来越差,既不能拍出好莱坞式的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成功商业电影也不能拍出艺术性较高的电影。
4. 院线的不足,使中小成本的电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独立电影又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扶持。整个电影业只靠几部大成本制作在维持,电影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狭窄。现在各大院校培养出来的电影人才虽然很多,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年轻的一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有机会从事电影工作的人并不多,在电影圈里能出人头地,拿出够分量的作品的更是凤毛麟角。
上面提到的几个密切相关的因数,使中国电影陷入了困境中,虽然去年本国电影的票房收入打破了已往的纪录,但它却面对着重重危机,前途不可乐观。国际电影节上对这两三年来华语电影的反应,无疑是拉响了一个警报。(文/梁均国 影评人、联合国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