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辉
因酒后驾车,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成了焦点,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处分。
作为公众人物,应善自检点,为青年人做好榜样,可我们的娱乐圈却负面新闻不断,前有牛振华、洛桑等酒后驾车丧生,后有张元、谢东等吸毒被抓——明星们究竟怎么了?推究起来,原因却不外乎三点:
首先,压力太大,亟须释放渠道:毋庸讳言,今天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加上转型期特有的不均衡,导致潜规则四处弥漫,有能力,也未必能成功,这让身处其中的人难以抉择。在中国,不论是大都市,还是寻常小镇,每到夜幕降临,路边酒桌上都是大吃大喝的人们,公开纵欲,以此来化解白天所承受的一切。试想:如果这点乐趣也失去了,人们将陷入怎样的苦闷中?明星出轨,或有此因。
其次,教育缺失,无法应对现代社会:排遣压力,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守法,不能伤害自己与他人,但从小到大,有多少老师会告诉我们这些呢?我们的课本中充满了国家、民族、道德、终极真理,却少有现代社会的解决方案。面对心的惶惑,只有“禁止吸烟”、“禁止喝酒”等教条,偏不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宣泄,所以太多明星们看上去是成年人,内心却远未成熟,无法负担社会责任。
最后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以丑为美:一直以来,家长、学校、社会都在批评酒后驾车和吸毒,但要杜绝它,必须依靠法律,这不仅要制定规章,更要完善制度,营造大环境。假如有权力的人即使犯了比酒后驾车更严重的罪,却能逃避惩罚,假如权力来源的逻辑尚不被大多数人接受,那么,丑行就很可能变成炫耀:我敢这么干,你敢吗?注定会有一些人以丑为美,以其为身份象征。当大环境有待完善时,明星们也难免会产生错觉。
值得一提的是,在娱乐圈中,高晓松以有思想、修养深著称,其祖父与外公是院士,都当过大学校长,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家教如此深厚,却未能免俗。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在现代化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正加速走向世俗化,价值观的约束力被弱化,金钱成了通行的判断标准,由此而来的文化溃败,其影响将长期存在。
没有精神生活,没有形而上的追求,没有自我的超越,一切要回到浮华的当下去评判,在貌似自由中,我们实际上被欲望套牢,成了新的奴隶。当灵魂失去天堂,则尘世必失去方向,当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活着和活着的意义时,那么活着就剩下最简单、最生物的内核:消费、奢侈与纵欲。
沉浸在欲望中的社会,个体难以幸免,即使营造了良好的小环境,也未必能抵挡大环境的侵袭。人难免犯错,不应小题大做,但高晓松事件背后所透露的种种困境,应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