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压力和责任时会怎么办?《教皇诞生》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出来的影片,听起来似乎和《国王的演讲》有点相似,只是把英国国王换成了更拉风的教皇,但事实上《教皇诞生》并不是一部那样的励志电影,如果你和我一样抱着这种期待去看这部电影,那么最后的结局一定会很让你失望,等片尾字幕出现的时候,影片给你 视频:2011戛纳竞赛片《教皇诞生》片花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留下的不是主教们沐浴在高雅音乐中的欢乐,也不是他们沉浸在排球游戏中的愉悦,而是西斯廷教堂的那个空洞的阳台。
影片以保罗二世的葬礼影像开始,在一群红衣主教们的反复选举后,新的教皇终于诞生,根据圣座的仪式,新上任的教皇必须在西斯廷教堂的圣彼得阳台上向等候在此的数万信徒挥手致意,并为全球的信徒们赐下祝福,或者发表一番演讲。在这一步之前,来自全球各个大陆的红衣主教们必须与世隔绝,留在教堂里,而教皇的身份也必须保密。
但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这位新当选的教皇在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下崩溃,选择了逃避,教廷为其找来一位心理分析师,但因为各种局限条件收效甚微,这位分析师也因为知道了教皇的身份而被软禁。不久,新教皇抓住机会出逃“民间”,开始了自己的“微服私访”。与此同时,面对无数翘首期盼的信徒们,乱成一团的梵蒂冈当局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来挽救这个灾难性的局面。
首先,不管南尼-莫莱蒂(Nanni Moretti)有没有获过金棕榈(他获过),在欧洲这个天主教和保守思想依然有相当影响力的地方拍摄一部关于圣座和教皇的影片本身就需要相当的魄力,而南尼并不是个去梵蒂冈踢馆的愤青(虽然当愤青年纪大了点),正如他在影片之后的记者会上所说的,他就是片中由他自己扮演的那个心理分析师,与其说他是在批判,更确切的说他不过是通过凡人的视角将圣座和教皇这些高高在上的概念拉近普通人:让怯场的教皇流落民间,和普通百姓们一起生活,同时又让一个普通百姓被软禁在教廷里,和平时也没少受人膜拜的红衣主教们打成一片,用南尼自己的话说,这叫“两个世界的交织”。
其次让我比较费解的是,作为一名无神论者,如果不是为了挑战神权,或者就天主教在前几年愈演愈烈的各种丑闻(“Having sex with boys is the catholic priests’ way of life”----摘自《南方公园》)做出讽刺和批判,那么南尼选择这么个烫手的题材又是为了什么?影片中有无数非常有灵性甚至可以说让人产生感动的桥段,一度让我觉得找到了方向,但很快这种苗头又消失在无形之中。片中的大量冷幽默和黑色幽默设置的非常巧妙,仅仅通过自然的语言和镜头的移动就能达到很多让人拍手叫绝的效果,但从负面来看,这些桥段有喧宾夺主之嫌,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而相互之间似乎又缺少一个整体的目标。比如当南尼自己扮演的心理分析师在首次问诊时,他被告知不能提及性、父母、欲望和理想,并且还得当着一堆红衣主教的面问诊,由此让我觉得影片的基调将定位在“讽刺”上,但很快却发现这个方向基本到此为止。在影片结束后再回想这一段,我的理解是南尼更像是在写实,展现他对“两个世界”发生冲突时的理解。
另外,作为一部以宗教为主题的电影里面的宗教元素其实又弱的可以,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恐怕又和南尼的无神论者背景无不关系,可是如此一来费这个劲将故事搬到圣座又是为何?如果说花了那么大的笔墨和如此多的精良的桥段仅仅只是为了对圣座的生活方式和现状作出讽刺,那真是应了杀鸡焉用牛刀这句老话,事实上纵观全片,影片对圣座的现状最有力的一句批判不过是教皇在末尾的演说中提到的“这个地方需要做出改变”。个人感觉,这个剧本只要做少许改动,就能拍成一部不错的监狱故事,或者以某个寄宿学校为主题的青春喜剧,或者某一次失败的美国大选——假如南尼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批判圣座的选举制度。
总体来说影片并不缺乏观赏性,除了上面提到过的大量充满智慧的幽默段子,80多岁的老戏骨米歇尔-皮寇利(Michel Piccoli)将“落跑教皇”这一角色展现得极具说服力,通过他的表演,人们看到的不是那个浑身发光的圣人,而是个内心惶恐不安、在巨大的压力下迷失了自己的老人。至于结局,目前听到了不少叫好的声音,但在我看来影片开头和结尾留下的两个空洞的阳台并无真正的区别,那么这中间的近1小时又是为了什么呢?(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