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春阶
高晓松因酒驾入刑而爆得大名。可是,恰如疾风暴雨,来得快,去得也疾,一夜之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似的,一切都过去了。众所周知,高晓松最近已成名实相副的“酒驾”符号,所以我说,盯高晓松,就是盯“酒驾”,盯他绝对不能一阵风。因为,高晓松虽然进去了,但“酒驾”还在发生。《中国青年报》转引英国5月18日《卫报》的报道:在高调惩治酒驾几周后,中国的这一运动似乎驶入了慢车道。这个报道,跟最高人民法院张副院长所谓“不应将醉酒驾车一律认定为刑事犯罪”的司法解释有关联,颇耐人寻味。
5月17日下午高晓松酒驾的庭审电视直播我看了,依旧留着长发的高晓松身穿白色T恤,略显憔悴,戴着手铐出现在法庭上,看上去确实别扭。他的手该是紧握麦克风的手,他的手该是当评委打分或者举亮分牌的手,他的手该是接过奖杯、接过粉丝献上的芬芳鲜花的手。可是,最不该戴上冰冷手铐的手却戴上了:看你往哪儿跑!
整个庭审断断续续不到半小时,一切按程序来,高晓松最后拿出手写的八个字表态:“酒令智昏,以我为戒。”主持庭审的,一色娘子军,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不得而知。娘子军法官和公诉人,皆不苟言笑。而因为高晓松的在场,我总感觉这像演一个普法小品。法庭上,仿佛荡漾着《同桌的你》的旋律。我甚至担心,美女法官,请你千万要端住你的范儿,绷紧面孔,别笑场。在那一刻,我也动了恻隐之心,是不是判重了?但想想被高晓松撞伤的人,进而想起我身边的朋友和我的亲戚被酒驾夺去生命的事,就把恻隐之心压下去了。
据我观察,媒体对高晓松是客气的,特别是诸如新浪网等知名网站,自高晓松被抓起,新浪网就没有炒作,一直低调着。如果换了别人,比如换了陈冠希,那就炒大了。这一方面,说明高晓松为人不错,大家不忍心下手“砍”他,另一方面,说明高晓松还是明智的,不想借这个丑闻炒自己。还有,他的团队危机公关能力了得,我能感觉出来。但是,大家忽略了或者混淆了一个问题。因为爱护高晓松,进而就掩盖了酒驾这个问题。所以,我要说,要把对高晓松艺术的评价,跟高晓松酒驾分开。艺术没得说,但你酒驾了,被捕了,被判了,就是犯人,就该继续关注你的错。
有人说了,酒驾被判刑的多了,为什么单独咬住高晓松不放?因为高晓松知名度高,他是公众人物,公众人物占有的公共资源多,他们从社会取得利益的同时,应当考虑到自己应该承担相对多的社会责任,这样才可以做到权利义务的均衡。第二,作为公众人物,高晓松的社会影响力和利益价值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大众的关注,也因为此,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义务去满足大家的关注。再是,高晓松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他的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会深刻影响到大众,所以,他更应该洁身自好。如果不洁身自好,就要受到更加猛烈抨击。比如你敢酒驾,就得付出大代价!当然了,名人犯罪,教育人的效果更好。对一些不知名的酒驾者,为什么媒体报道时多用某某代替,因为不知名,也就被忽略。从这个角度讲,高晓松就该当好反面教材。
为什么要强调继续盯着高晓松不放?因为据我观察,现在酒后开车又有抬头之势。特别是极少数胆大(不乏权力部门)的司机,开车时又开始喝酒了,有人说,酒驾查得厉害。那司机会说:“没事,今晚上不查,我知道……”是提前通知了?还是有内鬼?不得而知。但驾车者的侥幸心理要不得。我看大家还是想想高晓松吧,高晓松就想凭侥幸,最终栽在了侥幸上。
我不反对喝酒,因为我也喝点,喝多了出洋相的时候也有。但我坚决反对酒后驾车,坚决不劝开车的朋友喝酒,鄙视硬灌司机的陪酒者。我几次想去学开车,就是下不了决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喜欢喝两盅。平时耳根子软,上了酒桌,也知道喝酒多了难受,但是禁不住朋友的一番攻势,三说两说,就喝上了。心情一激动,酒量就不固定。为了不争气的嘴,干脆,车不学了。
我有个建议,不是有首戏谑之作《醉驾的你》吗,干脆制成光盘,发放到每个司机手里,开车的时候每天放一放:“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喝的生啤……谁劝了把酒当歌的你,谁闻了你的酒气,谁把你的胳膊架起,谁给你送的狱衣……”
真是多事的5月啊!2004年5月11日深夜,著名演员牛振华因醉驾遭遇车祸身亡。5月1日是牛振华的生日。他驾车出事故那天离他过完48岁生日只有10天。让人痛心的是,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牛振华生日的那一天开始实施。当年,我在北京八宝山参加了牛振华的遗体告别仪式,仪式上,我见了一大堆明星,不知道那天高晓松在不在场?
酒驾不好记,就记高晓松。盯紧高晓松,不能一阵风。驾车想起高晓松,就不端酒盅!
(责编: 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