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众日报》:《钢的琴》小人物的残酷浪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9日17:30  大众网-大众日报

  《钢的琴》是一部好电影。

  这是今年,也是近年来我看到的最有诚意的两部国产片之一。另一部,是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我们天上见》。拥有大量超级影迷支持的豆瓣网,是国内电影打分最客观、最专业的网站。到目前为止,豆瓣给出《钢的琴》8.4分的评价。我个人,愿意给该片打到8分。

  任何一部好电影,其实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讲了一个好故事。

  《钢的琴》的背景在东北,一个老工业城市。工人生活昔日的辉煌不再,很多人成了下岗工人,王千源(微博)饰演的陈桂林就是其中一个。下了岗的人能干什么?有人杀猪开肉铺,这算是好的,用陈桂林的话说就是,有产业。有的搭一间小违章建筑,开理发店,给人剃头。当年打架最狠的一个,不打架了,做起配钥匙的小生意,一天配30把,一把挣一块钱。当年把厂财务科保险柜给打开的这位,现在发誓再也不干开锁的活了。

  而陈桂林呢,会点乐器,好歹算有一技之长,他和几个朋友组织了一个小乐队,给婚丧嫁娶的人家凑热闹。陈桂林负责拉手风琴,秦海璐(微博)饰演的淑娴负责唱歌,两个人偶尔还客串主持婚礼。挣点小钱,日子也就一天天这么过去了。然而有一天,陈桂林遇上事儿了。离家数年的妻子突然回家,要跟他离婚。韩国人张申英扮演的这位妻子,跟了一位卖假药发了家的。离婚的事儿说得挺痛快,但有一个问题,两人都想把孩子留下。孩子两边都不得罪,说谁给她买一架钢琴就跟谁走。陈桂林想把孩子培养成音乐家,同时也怕孩子跟了卖假药的学不出好来,极力想把孩子留住。

  可是钢琴怎么办?借钱,借不到,一帮下岗工人手里能有什么钱,就是有点小钱也不敢借给陈桂林,他拿什么还啊?没办法,陈桂林想出一个损招,借着酒胆,和一帮朋友夜里去偷小学校的钢琴,但没偷成。幸亏没偷成,否则大家都该进去了。无奈之下,陈桂林突发奇想,干脆用厂里的废旧钢材做一架钢琴。在无奈且残酷的巨大现实压力下,这位工人要玩一把浪漫主义。这个过程充满挫折感,但8000多个零件的钢琴最后做成了。与此同时,越发清醒和现实的陈桂林最终放弃了孩子的抚养权。个人认为,这个结局非常好,没有玩好莱坞式的大团圆。不俗套,没有光明的小尾巴。因为现实就是现实,这种事儿放在我们身上,相信大多数人会是这样的选择。

  据了解,《钢的琴》剧组的确做出了一架全钢的钢琴。导演张猛(微博)称,这架琴能弹,但是声音很不好听。影片最后陈桂林的女儿弹出的曲子,是配上去的,并非真弹。就冲剧组打造的这架钢琴,我们也能看出这个没钱的剧组是多么认真。如果是别的剧组,肯定就弄个道具拉倒了。

  《钢的琴》从制作完成到打入院线,中间隔了有些日子。这期间,该片在北京某小礼堂天天上映,观众都是慕名而来,火得不行,票都买不上。张猛自己也买不到,有一次站过道边上看,被工作人员给哄了出去。他说,我是导演,人家不信。

  张猛是东北人,工人阶级的孩子,从小在破败的老工业区长大,两大主演王千源和秦海璐也是东北人。《钢的琴》从编导,到主演,到技术,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很地道,很接“地气”。一部踏实的电影,会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觉很舒服,不像某些现在最流行的两类国产题材电影:商业大片和惊悚小片那样,我们边看边骂,并痛心疾首于本来就不富裕的钱包。

  当然,《钢的琴》并非完美之作。如果说8分是对《钢的琴》的肯定,那么缺失的2分则是该片的不足。个人认为,影片中部分故作颠狂的载歌载舞和狂欢段落,是卖点,是笑点,但同时也是该片的硬伤。我们能理解,这是导演的思想所在,他想给残酷的现实解压,给观众解压,他想象征,隐喻,双关,反讽,暗示。因此,他让秦海璐一身红裙跳西班牙舞,他让王千源偷琴不成后坐在大雪中弹琴,还给他打上一束光。但是,这些小设计,小心思,太刻意了。而刻意的东西,难免不是匠气。这是一部电影,不是舞台剧,没必要把有些环节弄得跟孟京辉(微博)的《像鸡毛一样飞》一样。无独有偶,那部电影的女主演也是秦海璐。

  其实,钢厂、大烟囱、昏暗的猪肉铺、破败的家属区、废弃的旧厂房,以及下了岗还穷酸,打一毛钱的麻将还偷牌然后被一帮老娘们狂追,有这些东西,就足够了。再玩荒诞,搞东欧电影《地下》那一套,一没多大意思,二反倒削弱了影片本身的现实力量。另外,找个韩国人来演东北媳妇,格格不入。更何况,这位演员片中的台词连口型都不对,这是一个技术失误。戴玉亮

(责编: 大喻頭)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