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编辑/丁杰静
7月9日,南苏丹正式独立,成为非洲第54个国家;8月底,华盛顿政治片《3月15日》将成为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却都与乔治·克鲁尼相关——他不仅是后者的编剧、导演加主演,更是前者的重要幕后推手!看来,这位曾打算在2008年竞选美国总统的知名影星,有望像那位在80年代风靡一时的“影星总统”里根一样,再次刷新历史。
“偶尔他也会想念半个地球外的狗仔队们,‘真希望他们也跟到这儿来,在我被端着AK-47步枪的青年士兵监视的时候。’”
《3月15日》:克鲁尼的政治新野心
作为好莱坞一线男星的乔治·克鲁尼,尽人皆知:因为长篇电视剧《急诊室的故事》一举成名,而后以电影《辛瑞那》摘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更有《十二罗汉》《完美风暴》这样脍炙人口的大片,无数次被各类杂志评为“最性感男人”……成名不算早的克鲁尼,以“越老越迷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作为导演的克鲁尼,却对“万人迷”这样的爱情电影并不太感冒,他曾经最得意的作品是以新闻理想对抗麦卡锡主义、揭露丑恶政客的《晚安,好运》,2011年这部最新的《3月15日》,也是围绕着一位理想主义者陷入了一场总统竞选的政治幕僚战争展开——它根据博·威廉曼的百老汇戏剧《法拉格北站》改编,“法拉格北站”是位于华盛顿市法拉格广场以北的一个地铁车站的名字,整个故事则以作者曾在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初选阶段担任竞选幕僚的经历为蓝本。
片中,瑞安·高斯林饰演的年轻新闻发言人无辜地成为了幕僚们玩弄“密室政治”的牺牲者,而乔治·克鲁尼自己则出演了加入总统竞选的某位州长,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一位好莱坞影星、80年代的美国总统里根,他也曾从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起步,在70岁时最终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虽未受到全民一致认可,至少媒体曾称其为“伟大的沟通者”,甚至连整个80年代的美国都以他命名为“里根时代”。
而克鲁尼显然也是有备而来,“奥巴马当选总统时,我跟编剧格兰特正在一家餐厅吃饭,那时候每个人对大选结果都是那么开心、充满希望,显然并不适合制作这部电影,不过现在看来,一切又恢复如往日,所以是时候让这部电影出来见人了。电影中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的,包括很多道德问题。”
那它会是一部讽刺民主党的片子吗?一向不愿受传统党派束缚的克鲁尼仍然潇洒,“共和党会痛恨电影的开头,民主党将仇视它的结尾。它不那么关乎党派和政治平台,倒是跟选举过程很相关。”
“有一天他当了总统我也不会吃惊”
2006年,第63届金球奖。克鲁尼自编自导自演的《晚安,好运》获了多项提名,坊间传言,他会在说获奖感言时宣布自己竞选2008年总统,可惜那一年的风头几乎都被李安的《断背山》垄断,克鲁尼最终收获的只是另一部电影《辛瑞那》带给他的最佳男配角,于是这一番政治雄心也就无从考证。
不过,这部《晚安,好运》已经很能说明这位性感男星对政治的浓厚兴趣:影片展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美国众议院反共产主义听证会上的对峙,克鲁尼扮演著名记者莫洛,他和节目制片人弗瑞德·弗莱德里,揭露了麦卡锡利用谎言和暴力愚弄、蒙蔽公众并控制美国政坛的劣行,一经播出,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收获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剧本与最佳影片。
再回过来看他2002年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危险思想的自白》,以及他情愿扔掉性感帅哥扮相的《辛瑞那》,都与政治、信仰密切相关,好友布拉德·皮特说过,“克鲁尼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有一天他当了总统我也不会吃惊。”而妮可·基德曼、德鲁·巴里摩尔几位女性好友,也都曾对他的政治头脑由衷赞叹。
“明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鞭挞’政治家的能力”
和好些出身演艺世家的好莱坞明星不同,克鲁尼的父亲是位新闻记者,虽然也不时出镜做访谈节目主持人,但他会为了“明星绯闻冲撞国际新闻报道版面”而生气,这也就难怪,当克鲁尼第一次与父亲一起来到苏丹时,就立马决定用“明星光环”去做些切实的事情。
在这个地方,没人看过他主演的电影,知名度源于无数次的非洲之行。比如跟结束种族灭绝罪的专家一起专注于解决苏丹、刚果东部的危机和军事冲突,比如以“不受官僚机构限制的特殊人士”身份接近权力中心,将当地平民的呼声传播到世界舞台。他相当明白,“明星们的作用之一,就是用自身影响力引导新闻媒体聚焦在那些未尽职的人身上,我们当然不能直接制定政策,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鞭挞’政治家的能力。”偶尔他也会想念半个地球外的狗仔队们,“真希望他们也跟到这儿来,在我被端着AK-47步枪的青年士兵监视的时候。”
今年年初,当好莱坞忙着颁奥斯卡小金人时,克鲁尼重返苏丹南部,这是他走进苏丹的第5个年头,也最终见证了深受20年内战之苦的南苏丹人民脱离了喀土穆北苏丹政府,取得和平独立——虽然有评论家认为,这位明星外交官的作用,就好像“让演员去修核电站”,但也有难民高喊:“如果没有克鲁尼的努力,公投可能永远不会顺利举行。他救了上百万条生命。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责编: 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