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窃听风云2》:“阴谋论”编剧法的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10:05  新京报

  《窃听风云2(微博)》开创了某种类似于类型片的作品系列品牌。对于类型片极度孱弱的华语电影市场来说,其贡献不言而喻。

  从剧情上看,《窃听风云2》完全另起炉灶独立于《窃听风云1》,不过在影片的构成要件上,影片编导麦兆辉和庄文强(微博)煞费苦心地维系着《窃听风云》所传承下来的品牌标识:三大男星、金融罪案和高科技窃听———显然,他们做得很不错。麦、庄能在承继前作的基础上辗转腾挪,生发出一个既有延续性又不缺乏新意的故事来,殊为不易。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产业的成熟度,有没有自成体系的电影作品品牌是一个重要的标杆。与通常在主要角色(人物系列片)或剧情延续(前传、续集)上做文章的系列电影不同,《窃听风云2》可谓是独辟蹊径,开创了某种类似于类型片的作品系列品牌。对于类型片极度孱弱的华语电影市场来说,其贡献不言而喻。

  《窃听风云2》有一个抽丝剥茧、引人入胜的故事结构。从观影感受上来看,影片平中见奇,通过剧情的推演一步步吊起观众的胃口,最后揭示出幕后的惊天隐情。编剧一向是华语电影的短板,不过《窃听风云2》显然有了重大的突破。初看起来是个滥俗的动作片,但随着线索的次第展开,悬念套悬念、包袱扣包袱,故事峰回路转,到最后一刻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之前编导所铺陈的细节在后面的叙事中都承担了重要的戏剧功能,基本没有冗余的情节,这在近几年的华语电影中几乎是绝无仅有了。

  在本土环境里,犯罪题材电影的创作往往会受到极大的掣肘。当香港影人一窝蜂北上寻找机会时,曾经佳作迭出的港产犯罪片不免有几分落寞。不过《窃听风云2》出现了明显的逆市反弹迹象,片中浓墨重彩地勾画了香港金融界的虚拟黑幕,并把罪恶的源头明确地指向了本港的金融大佬,其实这就是典型的“阴谋论”编剧法。在好莱坞的犯罪题材电影中,这几乎是通行的公式,但在本土电影中,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阴谋论”身影难觅。

  虽然故事空间局限在香港特区,但麦、庄还是明显地回避了针对政府主管机构的直接“指证”,而且让代表行政力量的警方早早地介入到案情中,最后仍然是“坏人一定得伏法,好人一定要升天”的结局。应当说这一编剧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过于偏激反而会妨害影片的传播。

  不管怎么说,毕竟有了“阴谋论”的底子,这也奠定了影片“反英雄”的银幕英雄塑造风格,那个动用非法窃听手段的不法分子反而成了罗宾汉式的英雄,一个“恶”人成了正义的化身———所谓社会不公,公力救济不张,只能通过私力自救。同时,警队精英的一举一动也都在不法分子的算计之中,而且不法分子死后还能操控局势,颇有几分诸葛亮和《七宗罪》里圣经杀手的风采。

  当然,《窃听风云2》也不是没有缺点,为平衡三大男星的戏分,中段叙事略显沉闷;有些人物前情交待得过于繁杂;动作打斗场面的设计也不够亮眼。但瑕不掩瑜,如果今年夏天,你想走进电影院看一部尊重观众智商的华语电影,首推《窃听风云2》。

  □图宾根木匠(上海 影评人)

(责编: Zane)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