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代商报:刘老根会馆,资本和娱乐混搭的是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3日10:16  北国网-时代商报
漫画/张广墅 漫画/张广墅

  (张敬伟/文)

  赵本山(微博)的刘老根会馆被指破坏文物,文保人士实名举报其所占用的四合院中,有一个为不可移动文物“晋翼会馆”,该会馆被改造成最低消费18万元的私人会所,且怀疑在装修中被改变原貌,屋顶增加罩棚,院内设游泳池等。市文物局介入调查。(8月22日《北京日报》)

  刘老根会馆开业时,明星云集,冠盖京华,不少媒体热情洋溢地当作娱乐新闻进行报道,不啻于为本山做了免费广告。这既说明本山拥有的大众娱乐号召力,也彰显本山在圈内的人缘。明星经商,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也无可厚非。现在传出刘老根会馆所占用的四合院中,有一个不可移动文物“晋翼会馆”,这就需要本山站出来公共释疑了。

  本山是公众人物,其言行无遮拦地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是好事。尤其是刘老根会馆属于经营活动,而且是面对特殊群体的高档消费场所。这种和普通公众生活隔膜的资本属性,本身就具有特定的娱乐和神秘色彩。搞得好,会成为公众饭后的谈资;稍有不慎,则会激发公众对明星奢侈生活的反感。一旦涉及侵凌公共权益嫌疑,则会演化为公共怨愤,变成资本讨伐和道德呛声了。

  很不幸,刘老根会馆最核心最昂贵的四合院中,有一处属于文物。如果说四合院属于京城文化的富豪,文物则显然属于公共文化的范畴。简言之,前者可以作为资本附庸风雅的招牌,商人们大可用之谋利;后者却属于全体国民,不仅商人(哪怕他是最红的明星)无权占用,即便是公权力也不能随意处置。所以,如果媒体曝光属实,本山的刘老根会馆就犯了大忌惹了众怒,本山就陷入疾风骤雨式的舆论挞伐中。搞不好,刘老根会馆也会因之夭折。

  更糟糕的是,会馆中四合院的最低消费18万元,若要演出,还要另外加钱。应该说,在豪奢流行的会馆(所)文化中,如此价码也许不是最高,尤其是在京城。但由于这个最低消费的“天价”和文物扯上了关系,公众的感觉就是本山利用明星特权,把文物当成自己逐利生财的禁脔。这么一来,本山的“罪过”就大了去了:破坏文物,特权牟利,为富不仁,侵害权利....。。在此逻辑下,公众的联想其实具有相当的理性。毕竟,公众人物本应是守法的模范、道德的楷模,一旦偏离这种公共价值观,明星倒霉是可预料的。

  还有就是,由于举报者的举报最终落到了刘老根会馆方面,会馆两次打电话欲和举报者沟通,这更不符合常理。按理说,应该是文物主管部门接到公众举报后,对刘老根会馆进行调查,然后给予举报者一个说法。可是,让被举报者和举报者“单线联系”,显然存在着大瑕疵:一是文物主管部门向刘老根会馆通风报信,这折射的是权力向资本讨好,向明星献媚,当然也是监管的失察和对公众权利的亵渎;二是文物主管部门为刘老根会馆方面打掩护做辩解,隐喻的权力脱离了正道,带来的是社会不公。好在会馆方面对举报者还算温和善意,如果说资本带着戾气透着霸气,对举报者进行报复,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娱乐明星进行市场经营,实现资本增值,尽可利用自己的娱乐效应。但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若偏离了中道,资本和娱乐混搭出来的就是是非。

(责编: 琉璃)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