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都周刊:革命题材电影慎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7日10:59  南都娱乐周刊微博
《辛亥革命》剧照 《辛亥革命》剧照
《辛亥革命》主演成龙与李冰冰 《辛亥革命》主演成龙与李冰冰

  采写 -本刊记者 张燕 文-杨戬

  无可讳言,《辛亥革命》是主旋律。王兴东编剧,成龙担任总导演并主演,张黎导演的电影文本,尽管在创作过程中有着太多的难处,依然能够以大历史的目光,去审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是由多方合力共同推动的结果,辛亥革命当然不会例外。如何拿捏英雄与时势的互动关系、商业诉求与艺术价值的冲突、编导对历史的理解和主旋律之间的边界、历史表象与大局以及演义之间的关系,本片都或有得失。这对于“革命题材电影难拍”的说法,似乎提供了一个正面范例。   

  难题1

  展示宏伟就得放弃细节?

  武昌起义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袁世凯最终“窃取胜利果实”也是如此。从粗线条的勾勒来看,任何观众都明白剧情如何发展。但是从细节、情绪和各方人物的温度,却是众说纷纭。张黎版的电影,与其导演的《走向共和》相比,只能截取一年时光来呈现大历史的解决方案。这就导致观众必须掌握必要的资料准备。袁世凯有野心,大玩政治手段。孙中山及同盟会天下为公。很可惜,立宪派几乎无出场,各省相应起义也无解释,民间社会对历史的推动被有意无意地遮蔽。

  难题2

  主旋律与独立不可调和?

  《辛亥革命(微博)》必须要处理好明星,成龙(微博)、李冰冰(微博)等人没有冲击主线叙事,配合度较高,其他演员都在剧本框架内演好自己的本分。不管如何评价,从《建国大业》到《辛亥革命》,主题先行的主旋律高概念电影基本上找到了操作模式。只有2个小时的《辛亥革命》,显然不可能像《走向共和》那样,将各种势力、理念都全景展示,导演张黎也只能按照最主流的说法来解释历史的进程,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审查和建议,本片作为妥协的公约数,依旧可歌可泣。

  难题3

  忠于历史就碰不得演义?

  《辛亥革命》一开场,就是戴着枷锁的秋瑾被砍头,象征着君权、父权、夫权对女性的戕害,而被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中国,其实也就是个弱女子的形象。接下来,孙中山拜会致公堂、阻扰西方银行团对清贷款,袁世凯的诸多言行,都是根据历史进行的排演,具体细节或有不同,对戏剧化的追求无可厚非。个人在大历史中的作用,很多时候当事人往往也难以看穿,后世对著名人物的看法也是如此,立场不同、见识不一、掌握的信息量也是千差万别,况且所谓历史的“材料”也存在着以讹传讹,普通观众、影评人和有关部门对于类似《辛亥革命》这样的电影,永远没有办法保持一致,每个群体内部也是如此。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先行者的诉求,今天依旧需要直面,这才是《辛亥革命》创作者与观众达成的最大共识。

  导演回应

  张黎 各拍各的戏、各唱各的曲

  情感过盛?

  观众应该喜欢看一个全方位的、有关辛亥年这一整年发生的所有事件的一个全景,所以战争和感情都是我们主要表现的内容,当然这里的感情,不仅仅只是爱情,还有兄弟情、革命情等很多在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这样一个伟大目标下的关于理想的情怀。黄兴和徐宗汉(成龙和李冰冰)的感情没有杜撰,事实上两人的故事远比电影里所表现的传奇,我们没法全篇幅来展现,只好进行了压缩。因为时长有限,同时还要平衡战争与感情这两大主题,所以在剧中只是比较简约、粗线条地表现了他们的感情。

  成龙100部

  他做了一个演员应该做的事情,也做了一个导演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它不管是一百部还是两百部还是三百部,他每一部都是非常认真地对待。可能从数量上、从称谓上有些意义,其实对他来说,我个人认为他下面一百零一、一百零二部,一样是那样拍,这就是一个专业的演员应该有的素质。

  票房压力

  信心我们还是有的。(注:同期还会上映《白蛇传说》、《画壁》)各拍各的戏、各唱各的曲,况且从题材上讲,也没有什么可比性。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兴趣的影迷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我自信我们的电影会深受影迷的喜欢。票房是多多益善吧!《辛亥革命》投资超过一亿多人民币,最保守的期望当然是希望能够收回成本。

  辛亥电影推荐

  它们把历史演绎得有声有色

  辛亥革命,不仅是清朝的终结,也是中国帝制合法存在的最后节点。革命派、立宪派与保皇派,三方之间,在1911年之前,有着各种往来折冲的辩论、斗争,历史或许有多种可能性,至少也有诸多种复盘的必要。到1911年,上海股市崩盘、保路运动兴起、皇族内阁组成,形势已经无法回头,矛盾最终转化为军事冲突,最终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解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因为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此前光影中的辛亥革命,主角毫无疑问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拥有梦想与光荣,立宪派与北洋军,以及最终颁布“退位诏书”的隆裕太后,则未能得到相应的历史肯定。无论如何,历史终究由胜利者书写,这是铁律。看回以往有关辛亥革命的电影,多少总有些简化历史的倾向。

  此外,《建党伟业》的开篇就是辛亥革命迫使清廷退位,在《末代皇帝》和《宋家王朝》中辛亥革命也都是背景,并无大篇幅进行描写,最真实的辛亥革命作品却是出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责编: zen)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