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光明日报》艺术评论版刊发了署名柳芽的一篇文章,题为《<妈妈咪呀!>的尴尬》,主要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认为《妈妈咪呀!》的故事“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相悖”、“难以引起中国观众的认同”;二是反对以引进经典音乐剧中文版的方式探索中国音乐剧发展之路,主张要么原汁原味引进西方原装的作品,要么“从核心部分入手”,强调音乐剧“民族化创作策略首先就是要在题材选择、主题内涵上下足功夫”,嘲讽像《妈妈咪呀!》中文版这样的探索属于“换汤不换药式地搬演”,并断言“从外在到内在的简单模仿都不是长久之计”。
为了证明《妈妈咪呀!》的故事“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相悖”,作者先搬来“一位中年女观众”,让她说:“女孩儿因为母亲的乱来,不知道爹是谁,出嫁前把三个可能是亲爹的都找来了,这叫什么事儿?”然后又推出“一个带孩子的母亲”,让她说:“在整个观赏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怎么也没有办法回答孩子的那些个为什么!”作者未必有意,但万一被人利用了,就会有从政治上把这部戏一耙打倒之效。
《妈妈咪呀!》是一出曾经以13种语言,在全球近300座城市赢得4500万观众追捧的经典音乐剧,既有英、美、法、德、俄、西等西方国家热演,也有日、韩等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近邻移植成功,如果其核心故事真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不堪,《妈妈咪呀!》恐怕很难在这么多国家获得如此众多观众的广泛认同。
《妈妈咪呀!》的核心故事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一段21年铭记心底、欲忘难忘的爱情,一段21年风雨过后依然熠熠生辉的友情,一段21年含辛茹苦相濡以沫的母女亲情。妈妈唐娜,年轻时代曾先后与三位小伙子有过恋情,并与其中之一论及婚嫁,却因误会失之交臂,深受伤害,从此孤身一人开酒馆旅店谋生,把女儿养大成人。即将出嫁的女儿不甘心婚礼上没有父亲,遂用母亲名义邀请三位前男友来参加婚礼,希望从中找到自己的父亲。三人应约而至,误会迭生,貌似荒诞,最终皆大欢喜。这样一个故事,既不与西方以基督教为主要背景的伦理道德相矛盾,也让人看不出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有任何相悖之处。只是,它不像我们个别主旋律作品那样脸谱化、简单化,直白的宣传,而是通过一个曲折有趣、充满悬念和冲突的故事让你自己去体会那些人类最基本的价值。
柳芽先生所说的第二层意思,即音乐剧的民族化创作策略首先就是要在题材选择、主题内涵上下足功夫,是出于对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关心,但视角和方法欠妥,对于处在艰难探索阶段的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可能是有害的。
音乐剧在西方是真正的文化产业,一部《妈妈咪呀!》十多年常演不衰,总票房达到150亿元人民币,被称为21世纪世界第一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的制作演出是音乐剧领域改革创新、中外合作的产物,所有制作、运营部门都采用双总监制的办法配备了中英双方的人力资源,目的就是与巨人同行,迅速提高中国音乐剧产业领域的综合能力。截至目前,该剧在上海、北京两地演出已超过80场,票房达3500万,观众逾10万人次,既表明了市场和观众对这部戏的认可,也证明了这种运作方式的成功和有效性。
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业界对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路径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共识,即从原装进口到版权合作再到中国原创三步走(中间或有交叉之处)的策略。《妈妈咪呀!》中文版的成功,正是沿着这一路径扎扎实实努力的结果。简单地认为音乐剧“民族化是要从核心部分入手,从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上落脚”,是盲目攀高跃进、心态浮躁的表现。就像我们的汽车工业,如果有人说,要么原装进口奔驰宝马,要么自主生产红旗上海,取消所有合资企业,不再引进技术、标准、设计、管理,我们还会有今天如此规模和水平的中国汽车工业吗?《妈妈咪呀!》中文版其实走的正是这样一条类似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路子,通过引进版权和国际标准,特别是制作管理运营经验,进行中文版本土化制作,长期演出,锻炼演员、形成团队、提高管控、培育市场,最终实现打造中国音乐剧产业,并推中国原创音乐剧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目标。
承认我国的音乐剧产业现在还处在描红临摹的阶段并不丢人,日韩比我们早起步几十年,到今天也还没有完全超越这个阶段。但如果侈谈“原创”、“核心”,以冒进思维刺激音乐剧这一艰难发展中的产业急切冲动,绝不会产生好的结果。至于“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悖”这样不谨慎的表述,可能无意中会给别人扣上意识形态的帽子,引起不必要的尴尬,让有些人从《妈妈咪呀!》中看到其中本来就没有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历史上吃过的亏应该不算少,还是应该引以为戒。
(作者:王洪波 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微博)新闻总监)
(责编: 葱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