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结束的韩国首尔数字电影节(简称CinDi),再次把不止一个奖项授予了中国电影。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二部剧情长片《老狗》,获得国际评委会、韩国影评人和韩国影迷组成的评审团颁发的三个大奖;徐童的纪录长片《老唐头》,得到了国际影评人奖的特别提名。评语说,《老狗》“描述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幽默、简单、纯真”,《老唐头》则“超越了纪录片的类别,通过人物的生活让人真正洞察到中国历史和乡村生活,对人物的描绘充满活力”。
这不是中国独立电影第一次在这个电影节上载誉而归。之前,于广义的《木帮》(2007年)和《小李子》(2008年),徐童的《麦收》和刘伽茵的《牛皮2》(2009年),李红旗的《寒假》和刘健(微博)的《刺痛我》(2010年),都曾得到这个电影节的重要奖项。此外,丛峰、赵亮(微博)的纪录片,赵晔、高文东的剧情片,都曾在这里获得展示。这些片子入选的都是亚洲竞赛单元,它每年容纳的15部作品当中,至少五到七部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这说明了中国大陆独立影像在当代亚洲独立影像制作中所占的份额和分量。
还有一些国际电影节,对中国独立电影有程度不同的持续关注,但像CinDi这样不加掩饰的,并不多见——这并非由于它的偏向,而是与整个电影节的方向和结构有关。
CinDi创办于2007年,Cin是cinema(电影)的简写,Di是 digital(数字)的简写——这意味着,它的重点是推举数字电影,亦是其当代性与前瞻性之所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数字技术对整个电影生态的影响和改变,在全球有目共睹,无论大小电影节,包括影院系统,都已经无法把它拒之门外。但像CinDi这样,如此鲜明表述的,还没有第二个。
更重要的是,创办者在实践的过程中赋予这个词语的意味,绝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是美学的。他们知道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电影时代,他们通过呈现这些锐意和有探索精神的电影,来检视电影语言新的可能性。他们对这种可能性最为核心的认识,在于看到了不同类别的电影之间的界限正在渐趋弥合以至于消失,而数字媒介不但加剧了这种趋势,同时也生发出了一些新的表达。
正因如此,这个电影节没有以传统的剧情、纪录、动画或实验的概念来划分单元。在最基础的两个竞赛单元中,不同方法生成的影像都混杂在一起,被放在同个平台上展示和比较。所谓的“差别”被取消或暂时搁置了,因为它们都是电影,是这个时代的电影。
这种思路不能说新鲜和有创造性,一些欧洲的电影节也有类似尝试。只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它还并未发展成一种共识,哪怕是在被称为边缘和前沿的独立电影领域。
取消差别当然不是发展一个电影节惟一正确的途径。它的合理性,完全应该以创作的现实和具体的语境为依据。而一个有意义或有建设性的电影节,考虑应是建立这个电影节和某个区域的制作以及观众的关系。它给前后两者提供了什么?或者简单地说,电影节何为?电影策划人何为?它需要与更广阔的社会及文化语境相联系,从而变成一种更具生产性的活动。但从国内当下具体的状况来看,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谈不上自觉,甚至也还未真正展开。
CinDi的创办者是当时韩国电影学院院长朴启镛,及韩国最有影响的、被形容为“知性”的影评人郑圣一。两年前朴去职之后,代替他的是另一位韩国导演李光模。他们都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学生时代经历了韩国的民主运动,之后又亲历了韩国电影在90年代的崛起。正是他们这些在韩国电影界已进入主流的人物,形塑了CinDi这样一个凸显强烈的亚洲视野、又兼顾韩国本土创作和国际开放性的电影节。它的成功和潜质当然也与背后希杰集团经济上的支持、硬件上的配合有关,但后者从来不是全部。
作者为独立影评人、电影策划人张亚璇
(责编: sis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