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人物周刊:《那些年》为青春做最后的疗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17:15  南方人物周刊微博

  崔斯坦

  英国导演肯•罗奇说,每次拍电影前,他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拍?如何建构一个故事?九把刀第一次拍电影,就对此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他的处女作《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用实例证明,当一个导演拥有足够强烈的表达欲、同时擅长表达的时候,就算没有大制作、没有大场面和大卡司,作品仍然能爆发超乎想象的力量。

  《那些年》讲述的是校园时期,一群男生爱慕一个女孩的故事。女孩也对其中一个男孩暗生情愫,但两人始终未能走到一起。听上去稀松平常对吧?不平常的是,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种情绪、每一帧画面都非常动人,以至于观众坐在银幕前,经历的不只是围观,而是真正进入了那段写满青涩、热血沸腾的岁月,跟着角色一起笑、一起哭,甚至一起拍手。

  这真是一种相当极致的观影体验。相信很多人都曾遭遇此类尴尬:看电影时,因为周围的人反应太过激烈,自己反而提不起劲来,只好失落而归。我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中,眼看邻座的姑娘梨花带雨却丝毫不为所动,反省自己是否已经失去了体验最基本的人类情感的能力。

  《那些年》打消了我的不安和疑问。在看这部电影的那个下午,所有人都在疯狂地大笑,直到字幕升起、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点点的时候,才发现不自觉中,我竟然落泪了。而在此之前,我都坚持认为“笑中带泪”只是某种做作的陈词滥调而已。

  在《那些年》的例子里,身为流行网络作家的九把刀,除了情感真挚外,也是一个懂得调动观众情绪的人。台湾青春片曾历经几番潮涨潮落,说来说去不过就是那些桥段,校园生活亦难拍出什么新花样。影片的前80分钟,九把刀讲述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初恋故事,但最后10分钟突然出现的意外转机,将他的精心设计全部展露,着实令人惊艳了一把。如果说上课打手枪、在家裸体、大学寝室集体观摩A片等细节都不过是导演恶趣味的小苗头,那最后10分钟才真正是九把刀式恶趣味的终极爆发。

  非说有什么遗憾,《那些年》恐怕是一个无法复制的经验。片中令人难以自拔的真实和炽热并非虚构,均来自导演九把刀的亲身经历。2005年,原名柯景腾的九把刀参加了初恋沈家宜的婚礼,看着自中学起爱慕至今的女孩嫁为人妻,他的内心翻江倒海,决定给这段往事、同时也给自己曾经的17岁一场正式的告别。于是,他完成了自传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却并没能“痊愈”,只好在4年后,用影像这一更为浩荡的形式,为青春做最后的“疗伤”。

  实际拍摄时,剧组回到九把刀当年在老家彰化就读的精诚中学。与其说这是一次光与影的创作,不如说九把刀找了一大帮好友,穿上当年的校服,还原了他脑海中的青春与过往,并企图在这个过程中弥补他个人的某种遗憾。正因如此,《那些年》的成功几乎无法为电影工业提供任何可参考的经验。但就如女主角沈家宜所说,为什么非要提供经验才行?“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啊。”

(责编: 饺子皮)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