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丁丁历险记》丁丁为何变好莱坞硬汉?

评论:《丁丁历险记》丁丁为何变好莱坞硬汉?   电影版《丁丁历险记》完美再现了丁丁的外形
评论:《丁丁历险记》丁丁为何变好莱坞硬汉? 电影人物塑造采用了动作捕捉技术
评论:《丁丁历险记》丁丁为何变好莱坞硬汉?影大场面极富视觉冲击力
评论:《丁丁历险记》丁丁为何变好莱坞硬汉?
丁丁

  羊城晚报记者 王正昱

  上世纪70年代,来自比利时的年轻记者——头顶一小撮毛的丁丁,悄然在一代人手中的连环画中流传开来。距离丁丁诞生82年后,好莱坞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这童年的平面记忆,用3D的形式搬上大银幕。该片于11月15日登陆中国内地院线。

  昨日,《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在广州举行试映。除了与原著中神似的外形,眼前的这个丁丁似乎与我们的童年记忆有些错位。在大片的包装下,瘦弱的小丁丁变成了好莱坞硬汉,这让“丁丁迷”有些难以释怀。

  【读片】

  故事:要新意,却看到了“夺宝奇兵”

  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问世之前,每个观众都在设想这位好莱坞大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但等到影片上映,除了终于看到丁丁的熟悉形象再现大银幕,影片在剧情方面却让观众有些失望。

  充满好奇心的年轻记者丁丁,无意中发现“独角兽号”船模中隐藏的惊天秘密,随即在全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这个简单的故事架构,在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系列探险电影中反复出现过,因此有观众评价:“不就是把琼斯博士(《夺宝奇兵》男主角)换成了丁丁吗?”从影片一开始,情节节奏就时刻保持高速运转,“白雪(丁丁的宠物狗)救主”、“船上大战”、“海盗袭击”、“摩洛哥追逐战”、“淹城追宝”以及最后的“码头对决”,每一幕都在努力堆砌着画面,却让观众的脑子和眼睛在长达100分钟的时间里完全没有喘息的余地。有观众就向记者表示:“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有些疲倦了,不得不被动地看下去。画面不错,就是节奏感不明显。”

  情感:要回忆,却看到了“硬汉丁丁”

  对中国观众来说,那个头上顶着一小撮头发的丁丁基本都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连环画上。和《蓝精灵》一样,去看《丁丁历险记》的观众有很大一部分是抱着寻找记忆的目的而去。因此,在人物设计上,斯皮尔伯格毫不留情地摒弃了真人出演的方式,用CG动画还原了主人公丁丁,这样做无疑保证了原始形象不受损失,也让不少观众第一眼看到他就备感亲切。

  不过,这样的欣喜却没有维持到影片的最后,当影片放映到一半,影迷就发觉这个丁丁和童年的连环画差别挺大———不是外形,而是性格。一位“丁丁迷”告诉记者:“一开始看到丁丁的形象时,我很激动。但后来我发现,这个丁丁不像原著连环画里那样睿智、取巧,反而更像好莱坞大片里的硬汉,比如琼斯博士。”在原著读者心目中,瘦弱的丁丁并没有那么好的体力和功夫,他更善于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一个个谜题。而电影中的丁丁,不仅体力惊人,还有一身好功夫,能痛打海盗,轻而易举地穿过枪林弹雨……这些都让“丁丁迷”感觉失望:“斯皮尔伯格为这个电影准备了多年,而且他自己也是个丁丁迷,我就一直设想他会在影片里加入一些关于丁丁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可是电影除了在开篇用埃尔热创作的漫画形象表示了一下敬意之外,很少有情节能引发观众与主人公关于记忆的共鸣。”

  【观影指南】

  什么样的观众最适合观看电影版《丁丁历险记》?无疑,那些70后、80后生人,有着关于《丁丁历险记》童年记忆的观众将成为影片的主流观看群体。不过,对于那些不了解丁丁的观众来说,好莱坞电影自然也会体贴照顾到。作为一部冒险电影,《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并没有太多牵扯到关于丁丁本人的来龙去脉,因此不必担心对角色不熟悉而产生陌生感。此外,《丁丁历险记》在内地将同时发行2D版、3D版以及IMAX-3D版,可以让你尽情享受一次完美的视听体验———如果你不那么在乎与丁丁的情感交流的话。

  【幕后】

  改编之路:28年前买下改编权

  1981年,斯皮尔伯格看到一篇影评,文章称《夺宝奇兵》是向《丁丁历险记》致敬,并指出印第安纳-琼斯的形象源自丁丁。但事实上,斯皮尔伯格并未看过埃尔热的漫画。出于好奇心,他买了几本丁丁漫画,看了之后不禁感叹“埃尔热的这部作品真是太了不起了”。1984年,斯皮尔伯格说服了埃尔热的遗孀范妮,他拿到了电影拍摄版权。但因为技术条件不成熟,真人电影与动画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拍摄计划停滞不前。直到2002年,斯皮尔伯格再次买回《丁丁历险记》的版权,而《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的加盟,更让他信心满满。2009年2月,《丁丁历险记》开机。2011年,《丁丁历险记》经过长达6年的筹拍,终于与全球观众见面。

  特效制作:

  好莱坞影星不露面

  1983年就拿到了拍摄版权,时隔近30年才将作品搬上大银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究竟在等什么?看到影片精美的画面特效后,观众终于明白,原来这位好莱坞大师是在等待一个技术成熟的时机。据说,早在《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开拍前,监制彼得-杰克逊就让其威塔工作室制作了一段20分钟的动作捕捉试验片段,片段里,丁丁保留了原始漫画的人物形象,但看起来并不卡通,头发丝、皮肤、衣服纤维都像真人一样。最终,斯皮尔伯格作出了选择———用动作捕捉+3DCG的技术重现大家童年脑海中幻想过千百次的画面。

  在银幕上,观众看到的丁丁等人物形象虽然都是CG绘制的3D动画效果,但这些画中人的动作和表情却采用了真人动作捕捉技术。包括杰米-贝尔、西蒙-佩吉、“007”丹尼尔-克雷格以及安迪-瑟金斯等好莱坞影星都在片中贡献了人物表情和动作。

  【关于丁丁】

  ●1926年,比利时作家乔治-雷米首次使用埃尔热的笔名创作了图文故事《冒失鬼巡逻队长托德》,其中首次浮现出丁丁的影子。

  ●1928年,埃尔热给托德的故事增加了一条叫白雪的狗。

  ●1929年1月10日,丁丁在《20世纪的年轻人》杂志中诞生了,第一个故事讲述丁丁在前苏联的冒险经历。埃尔热每周发表两页内容,直到1930年5月连载结束。

  ●1935年,讲述丁丁在中国的故事《蓝莲花》开始连载,书中流露出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恶态度,令中国人产生共鸣。

  ●1939年,埃尔热应征入伍,在军营里完成了《黑金之国》。比利时被德国占领期间,埃尔热的作品不再像从前那样涉及敏感的政治话题。《金钳螃蟹贩毒集团》、《七个水晶球》,特别是《独角兽号的秘密》和《红色拉克姆的宝藏》这类寻找埋藏财宝的浪漫故事,都是逃避现实的例证。

  ●1950年,“埃尔热工作室”成立,众多的助手环绕着埃尔热,从此丁丁的冒险事业蒸蒸日上,小记者和他的伙伴们成为国际化的明星。

  ●1979年,布鲁塞尔人和巴黎人为丁丁庆祝了五十大寿,同时修建了丁丁博物馆。

  ●1982年,比利时政府将一颗新发现的星命名为“埃尔热行星”,作为献给埃尔热的75岁寿礼。

  ●1983年3月3日,埃尔热在布鲁塞尔郊区的圣卢克大学诊所病逝。埃尔热去世后,其助手们以“埃尔热工作室”的名义继续编绘过一些丁丁故事,但神采全失。

(责编: sisi)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