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春晚不评“最喜爱节目”是好事坏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5日15:20  深圳商报
评论:春晚不评“最喜爱节目”是好事坏事?   春晚取消评选(深圳商报王建明绘)

  编者按:13日,央视春晚宣传组证实,龙年春晚将取消“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央视表示,取消评选的原因是多年来评选结果与实际不符,并且对今年“回家过大年”的主题没有意义。此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认为名不副实的评选早该取消,也有人认为取消不如改良。

  取消评选是春晚一大亮点

  钱夙伟

  龙年春晚能办得如何,当然得等春晚以后才能评说,但取消“最喜爱节目评选”,无疑让龙年春晚先声夺人,至少已经有了一大亮点。

  据春晚节目组说,取消“最喜爱节目评选”,是因为对“回家过大年”的主题来说没有太大意义。确实如此,既然春晚的节目是为了演绎、烘托“回家过大年”的主题,让观众沉浸在这样一种其乐融融的情感氛围中,那么,再让观众把节目分出三六九等来,等于把一台春晚再拆卸一遍,这无疑是对于春晚整体效果的消减甚至破坏。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年来评选结果与实际不符”。这其实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最明显的是赵本山的小品,从1999年开始居然13次蝉联小品王。而实际上,赵本山小品近年来每况愈下,让观众日渐厌倦,已是不争的事实。

  何以造成“多年来评选结果与实际不符”?显然是公开的秘密。如网友所说,“君不见往年评的奖和民意有多大的距离,所以内定、猫腻、作假等呼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对那些得奖专业户的质疑和抨击一浪高过一浪”。实际上,评选程序中有意无意的漏洞,必然地让“猫腻”不可避免。

  本来评选的作用是为了激励,但于春晚“最喜爱节目评选”,已经异化为“得奖专业户”的一项名利红包。为了皆大欢喜,一台晚会居然分成三大类来评选,每类又分一二三等,于是,凡有点名气的,几乎人人有份。

  显然,这样的评选,除了助长不正之风,一点意义也没有。有人以为,“今年这一重头戏被取消,似乎元宵晚会就少了不少看头”。其实,如果春晚的评选揭晓成为元宵晚会的“重头戏”,一旦取消就“少了不少看头”,这恰恰表明,需要下功夫提高的,是元宵晚会本身的质量。

  “最喜爱节目评选”从1992年春晚开始,延续至今,几乎成了约定俗成、不可撼动的规矩。龙年春晚敢于对这一“惯例”说“不”,让人看到了一点图变和进取的勇气,也让人对这次的春晚寄予更多的期望。

  央视再不怕挨板砖了

  宣华华

  确实,面对十多亿观众的众口难调,每年还要评选出个“我最喜爱的节目”,肯定是吃力不讨好。尤其是“春晚效应”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必然会促使一些利益群体暗中兴风作浪,不惜一切代价操纵评选结果。弄得每年公布结果的那一刻,央视都会陷入口水滔天的质疑,演员不满意,观众不认可。

  某种程度上,央视春晚取消评选,是给自己卸下了一个精神包袱,得以更加从容地轻装上阵。或许央视已经意识到了,自身公信力早已“伤不起”,不能再为别人的盛宴“埋单”。观众到底最喜欢哪个节目,其实无关央视痛痒,应该是演员及其经纪公司操心的事。既然如此,何苦赔上自身的公信力,挨砖挨骂“为他人作嫁衣裳”?从这点说,央视是觉醒了。

  即便央视不再亲自为春晚评选操刀,也并不意味着春晚评选就会缺席。现如今,各种第三方调查机构数不胜数,再加上为数众多的各类网站,哪一个不是急吼吼地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央视主动打起“退堂鼓”,很可能会开启第三方评选的“战国时代”,而央视乐得“坐山观虎斗”,赞也好,拍也好,砖头再也不会砸到自己头上,何乐而不为?

  这件事也再次说明,在公信力的构建过程之中,需要当事方有意识地主动回避。以央视而论,自家主办的春晚,再自家搞评选,就逃脱不了一个难以“自证清白”的陷阱。其结果就是,无论最终评选结果如何,都难以服众。相反,采取回避的姿态,把空间腾出给第三方,反而争取了主动。

  央视春晚的这一做法,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最终都有益于提高自身公信力,把“退堂鼓”打成了“以退为进”。别忘了,作为媒体老大,公信力就是央视的一切,也正是所谓“核心竞争力”。

  不能抛开观众自己玩

  李 清

  “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和非议。继续花财力、精力,去进行弄虚作假的评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央视春晚一说取消该评选,很多网友就高呼“太好了”。

  然而在笔者看来,以往的评选虽有问题,但也未必非要将这项评选取消。既然是一台较高层次的演出,事后比较一下节目高低、评点一下演员优劣,给表现出色的节目和演员颁个奖,还是很有必要的。自欺欺人的评选公众不需要,可为什么不能搞点真正公平公正的评选,重振央视春晚的公信力呢?难道央视没有这个自信?

  笔者以为,在努力做到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评选观众最喜爱的央视春晚节目,将会取得多赢的效果。越来越将春晚视为“鸡肋”的观众,通过参与评选,会跟春晚更亲近;评选也会促进演员们精益求精,把节目打磨得更好。而春晚的策划制作团队,可以通过评选分析观众喜好,提高自己的策划、组织水平,争取今后推出越来越精彩的春晚。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在想方设法增强互动性,央视春晚总不会想变成自娱自乐,演完就算吧?

  当然,央视春晚的组织方有权安排各项活动。但必须清楚一点,春晚虽然是央视办的,却也属于全国电视观众。无论是演什么、怎么演,还是搞什么活动、怎么搞,应当主要按公众的意思办。郭德纲(微博)在自传里说,“上不上春晚倒在其次,关键的是不能伤了我们的观众”。同样,取消还是继续搞“最喜爱节目评选”不重要,关键是不能抛开观众自己玩。

  春晚的“道德评选”更没意义

  陈一舟

  “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早该取消了。其一,评选的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程序正义,导致评选的结果充斥着“泡沫”,公信力不大;其二,价值多元时代,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必要非得弄出一个孰强孰弱的榜单来“统一”民意;其三,互联网和微博的存在,为意见观点表达提供了更佳的载体,评选的价值被架空。

  前不久,央视宣布龙年春晚将取消隐性硬软广告和植入广告以及零点报时广告,如今又取消“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对舆论呼吁的正面回应,体现出央视春晚主动自救和推进改良的现实态度。应该说,这种姿态如果能真正贯彻落实,再辅以创新的节目形式,肯定会为人气渐渐走低的央视春晚注入一针强心剂。

  不过,在笔者看来,要还原真正属于公众的春晚,单指望央视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祛除一些强行附着在春晚之上的东西。

  这个节目格调不高、那个小品太过低俗……春晚之后,一种给春晚节目贴道德标签的另类“评选”就充斥于公共舆论平台。譬如,赵本山的小品长期以来都遭遇低俗的诟病。其实,春晚是什么?它只是一台娱乐晚会而已。但在一些人眼里,春晚不只是一台晚会,还是某种道德的甚至带有政治色彩的教化工具。就连2010年春晚有几个草根演员登台,都曾引起了个别艺术家的不屑,认为降低了春晚的档次。

  春晚既然是大众的春晚,就不该有太高的门槛和太精英化的“档次”。娱乐就是娱乐,非要给通俗化的东西赋予高大全的文化使命,动不动就往道德思想上靠,实在是太离谱。

  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大空的春晚“道德标签评选”比形式主义的“最佳节目评选”更有误导公众的负面效应,是春晚和大众娱乐的“不可承受之重”。

(责编: sisi)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