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兆华的戏剧:以静止的姿态表现激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5日11:16  东方早报

  作者 陶子

  2011年的各种戏剧节、戏剧演出季不算少,但恐怕唯有“林兆华(微博)戏剧邀请展”才有可能具有如此浓郁的艺术家个人特色:一方面,他与欧洲的实验剧场保持着密切接触,感受着当代最前卫的剧场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他又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深爱戏曲、曲艺各种传统样式的美。这两种审美上的偏好,几乎决定了2011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剧目上的美学取向——这两种看似巨大的审美落差,也确实是一种崭新的美学体验。

  林兆华邀请展上的两部德国戏,《毒》和《在大门外》,特色鲜明,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取向。《毒》更内敛:在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孩子死亡后,夫妻俩无法共同面对这样的人生危机,丈夫离开家,开始了新生活;妻子在回忆与阴影中一直过着一种带着点神经质的生活。《毒》的语言简洁,很多台词并不直接表意,有着浓厚的心理与情绪的阴影。《毒》是一部带有深刻中产阶级意识的戏剧,它对于人类创伤与痛苦经验的挖掘,对于痛苦经验对人的伤害,有着无比深邃的感性认识。《毒》也是一部比较静态的作品,一位男演员和一位女演员在类似剧院或电影院座位间的穿梭,就完成了整部作品的调度;比较动态性的因素只有那位“管理员歌手”,以歌声参与了整部作品。

  《在大门外》以类似狂躁摇滚的面貌出现。空空的舞台上只有一支麦克风和一个喇叭(那支麦克风最后也被演员砸碎),乐队在侧幕出现,舞台上方最吸引人的是斜坡般的镜像。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镜像,将舞台上的点点滴滴放大、变形,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多层面的视觉呈现。《在大门外》是以德国“废墟时代”的小说为蓝本,只是在我看来,导演一改“废墟时代”的颓废与哀伤,以一种颓废后的狂躁,重新书写了战后失落一代的精神世界。在这种世界里,一反我们想象中的德国人理性与自省,在那无比坚硬的“大怀疑”背后,那种以狂躁摇滚方式对于失败的“大拒绝”,绝不是理性和自省所能解释的。

  相比之下,《毒》虽如同室内乐般的宁静,但在宁静中饱含着直指内心的锐利。不管怎么说,德国人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某种意义上的极致——虽然极致不一定就是好的。在这种极致的审美表现之外,我却发现自己更为欣赏的是林兆华邀请展上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老舍五则》。《老舍五则》既不激烈,也算不上锐利,但在其悠扬的美学表达中,蕴藏着更为久远的韵味。

  《老舍五则》所选择的5部老舍的短篇小说,传统意义上的戏剧冲突都不明显,每一个场面也并不激烈。但林兆华却出人意想地顺着这并不激烈的戏剧场面出发,创造了一种非常具中国味道的审美表现。在“空”的舞台上,绝大多数时候,他都让演员在舞台上以一种静止的姿态存在。这种静止如同中国水墨画一般,在静中蕴藏着动,以动来凸显静。比如说开场戏《柳家大院》,整场戏在场面上以躺在丧床上的小媳妇与蹲着的公公老王为轴,老王的儿子与女儿分别在轴线的两侧,邻居张二婶则在这张图画中较为自由地以斜线穿插。再比如《兔》,导演大部分时候让绝大多数演员坐在一排椅子上——正是这有些极端的静,才凸显出小陈一段戏曲表演的灵动。这部作品在美学上的表现无疑比林兆华之前的很多作品都更激进——只是,这种激进的美学是以如此安静的方式呈现。

  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如果说有标准,那只能是以艺术家的个人美学嗜好为“标准”。我们得益于这样的邀请展给了我们开阔的眼界,而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也会逐渐地将自己的美学标准向世界做一种清晰的呈现。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责编: 柳星张)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