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的张艺谋一度脱离了“中国式大片”的生产体系,用一部风格过怪的《三枪拍案惊奇》和一部题材过轻的《山楂树之恋》获取了可观的投资回报率,但也招致了不少诟病甚至痛批。《金陵十三钗》则完全不同,高额的投资带来的票房回收压力、贝尔的加盟衍生的海外市场企图,都迫使张艺谋必须拿出全部的看家本事来对待。
暂时地放下大片,并不代表张艺谋不再注视国产大片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和演变。而这些观察以及判断其实能在《十三钗》中得到些许验证。比如,从早期清一色的古装武侠片类型,到冯小刚《集结号》的票房口碑双赢,国产大片其实已经开始了开辟新战场的征程。从大片必备的大投入、大场面、大明星等要素来看,现代战争片确实是古装武侠片之后可做的最好选择,毕竟现在效法好莱坞大片中常见的灾难片和科幻片尚欠一些其他条件。
《集结号》的成功法则其实是外在的感官刺激(前半段戏)加上内在的人性主题(后半段戏),因此有了国产大片主旋律化/主流化的说法。《集结号》半个多小时战争场面的逼真感和残酷性无疑立下了一个衡量后来者的标尺。《十三钗》在这方面难言新突破,但也用高水准的美术和摄影技术供应了大片事先“担保”的视听感官消费,一些使用斯坦尼康拍摄的运动长镜头很有现场真实感,而某些段落的打光方式又颇具表现性。不过说实在的,我更感兴趣的是张艺谋将如何建构叙事、表达主题。
与《十三钗》有着微妙互文关系的是陆川的《南京!南京!》,正是题材的撞车以及《南京!南京!》的抢先上马让张艺谋延后了这一项目。但《南京!南京!》上映后因“日方视角”而引起的巨大争议必然会给张艺谋一些触动。《南京!南京!》在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之间游移,两头都想靠却两头都不讨好的境遇似乎让《十三钗》从一开始就无意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历史予以深刻的反思,甚至日军对平民的大屠杀在影片中都只是不甚清晰的背景。张艺谋似乎更想讲述一则女性的故事(这也是严歌苓小说的焦点)——一边是秦淮河妓女,一边是教堂女学生。影片采取的视角不是战争的主角——两方军人,而是幸存的女学生书娟,通过她追忆式的旁白来铺陈叙事。而这一影片文本内的“转移”无疑是“战略性”的。
事实上,妓女与女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变化也确实是影片表现得最为扎实、丰满的一块。她们一开始处于对立状态,女学生嫌妓女脏、不纯洁,并产生了言语和肢体上的冲突。然后影片通过几笔来表现人物关系的变化:一是躲避日军搜查时,女学生为了不暴露妓女藏身处而选择跑上阁楼,把危险带走;二是一个妓女在追猫时暴露了,被急中生智的女学生巧言救下。而促使妓女做出代替女学生去为日军庆功宴唱歌这一生死抉择也有前戏的铺垫,比如玉墨自身的幼时遭遇。也许张艺谋还是更懂得怎么拍女性,片中的男性角色无论在人物光彩还是情节推动上都要相形逊色。贝尔(饰演约翰)显得明星价值高过角色价值,约翰从二流子到拯救者的前后变化不如那些女性角色来得真实、充分。曹可凡饰演的书娟父亲,汉奸/慈父这一性格设定也过于陈旧和模式化。
约翰身上“外来拯救者”的色彩并不浓,使影片的主题更集中于战时女性之间的自我和相互救赎,这是一个相当普世的人性主题。从艺术价值上看,这无疑欠缺历史反思深度;但从商业角度去说,影片不挑战和颠覆普通观众业已形成的观念,不以先锋的作者姿态去探讨争议性观点,从而避免了使影片从大众接受走向小众欣赏的危险。
完整的情节故事和合理的人物逻辑使影片在战争场面之外,保有持续的戏剧张力和情感认同。影片规避了过去张艺谋大片中的一些弊病,如违逆传统的主题(《英雄》)、空洞单薄的角色(《十面埋伏》)和阴暗压抑的故事(《满城尽带黄金甲》)。真实的历史事件、虚构的人性故事、性和暴力元素、战争大场面、国际巨星……《十三钗》是资本逻辑和大片法则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影像消费品,它更像是一个高投资的项目,而张艺谋的任务就是让它显得更安全,更具商业价值。
(责编: 柳星张)
|
|